0:00
/
0:00

Paid episode

The full episode is only available to paid subscribers of 區塊勢

比特幣儲備光環消退:神奇豆、穩定幣金庫公司

#724

嗨,早!

最近市場上出現各式各樣的數位資產儲備公司(Digital Asset Treasury),知名媒體平台關鍵評論網的母集團 TNL Mediagene 也成立數位資產委員會,準備買入 BTC、ETH 和 SOL。但這場派對似乎是快要玩不下去了。

TNL

神奇豆

想像我創辦了一家公司,發行 100 股,每股 1 元。近期市場出現一種神奇豆,在產地每顆賣 1 元。我用 100 元買入,公司就擁有價值 100 元的神奇豆。因為股市投資人對神奇豆相當感興趣,將公司股價推升至 2 元,公司來到市值 200 元。

我馬上發現這是一門好生意,於是再用每股 2 元的價格發行 100 股,籌得 200 元買入更多神奇豆。現在我的公司共持有價值 300 元的神奇豆,總發行股數是 200 股。換算下來,每股淨資產價值 1.5 元。這時候投資人興趣還是未減,公司股價又被推升到 3 元,公司市值來到 600 元。

只要多跑幾個循環 —— 發行股票 → 買入神奇豆 → 等待市場推升股價 → 再發行股票 —— 公司市值就會呈等比級數增長。「等待市場推升股價」是最關鍵的一步。

假如市場持續相信神奇豆的價值,並願意用高於淨資產的價格來定價公司股票。最終我的公司不只將會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神奇豆,投資人也會覺得買我公司股票比直接買神奇豆更划算。因為公司手上的神奇豆,價值永遠比產地價格高出一截:

你拿 1 元去產地,只能買到 1 顆豆子。但如果你拿 1 元去買我公司股票,市場願意給豆子 2 元甚至 3 元的估值,公司就能用更高的槓桿去買入更多神奇豆。投資人因此期待,公司手中的豆子會永遠比直接買來的豆子價值高出一截。換句話說,每股所代表的豆子數量,其實比產地直接買到的還要更多。進而提升每股的「神奇豆含量」。

這就是市面上所有數位資產儲備公司的「神奇豆公式」。BTC 就是微策略12的神奇豆,ETH 則是 SBET3 和 BMNR 等公司的神奇豆。其他人則把 BNB、SOL、DOGE 甚至 TRUMP 當成神奇豆,變出一家又一家的數位資產儲備公司。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