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Podcast
沒有台幣穩定幣,台灣如何接軌全球鏈上金融?ft. 金融派大星溫宏駿
0:00
-43:04

沒有台幣穩定幣,台灣如何接軌全球鏈上金融?ft. 金融派大星溫宏駿

EP.293

嗨,早!

央行研議多年的數位新台幣(CBDC)具體要用在哪裡還不清楚,但全球金融市場的「鏈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從國際貿易的金流需求到貝萊德成立 BUIDL 基金,都讓人們看到穩定幣正在高速成長。

這集區塊勢邀請到橫跨傳統金融與區塊鏈領域的「金融派大星」溫宏駿 Jeff。他從交易所營運者、早期投資人到金融科技推動者的多重角度,分享為何他認為台灣若要真正融入下一代全球金融體系,發展合規、實用的「新台幣穩定幣」,遠比推行一個缺乏明確需求的 CBDC 更加重要且急迫。

他強調,缺乏本土穩定幣不僅讓台灣企業在國際鏈上金流中產生斷點,更讓本土 VASP 產業難以升級、僅能淪為美元穩定幣的換匯通道。

點此收聽

精彩片段

  • 「CBDC 在台灣是沒有那個痛點的 ...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點,跟上數位的全球的潮流。」 — 點出台灣發展 CBDC 的主要動機與侷限

  • 「企業在鏈上持有美元的時候,不買比特幣的時候要幹嘛?BUIDL 的真正用途是讓機構停泊資金的」 — 解釋 BUIDL 如何滿足機構在鏈上的資金停泊與收益需求。

  • 「如果沒有台幣穩定幣,我們這些台灣的交易所一點都沒有價值 ... 只是一個換U通道 」 — 指出缺乏本土穩定幣對台灣 VASP 產業發展的限制。

  • 「貿易商收到美元穩定幣之後,有時候想要調回來台灣用的時候,或者說想要買一些台灣金融產品的時候,你沒有鏈上計價之單位 ... 掉到鏈下就有磨損。」 — 強調台幣穩定幣在解決實際貿易金流痛點上的重要性。

  • 「沒有台幣穩定幣你就沒有自己的主權...你平常在用的就是生活在用的...他都是習慣用台幣來做計價單位、資產的保存的單位。」 — 論述本土穩定幣與數位金融主權的關聯。

討論主題

  • 台灣缺乏發行數位新台幣 (CBDC) 的具體動機

  • 批發型 vs. 零售型 CBDC:哪種較可能實現?對市場影響為何?

  • 貝萊德 BUIDL 基金是什麼?它如何運作,代表了 RWA 何種趨勢?

  • 為何機構需要在鏈上停泊資金並尋求收益?

  • 台幣穩定幣能解決哪些實際痛點?

  • 缺乏本土穩定幣對台灣數位金融主權的潛在影響

  • 銀行在 RWA 與穩定幣趨勢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延伸閱讀

Discussion about this epis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