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區塊勢的作者許明恩,感謝你成為【免費讀者】。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每週出刊三篇原創內容給付費會員。這是本週出刊內容的其中一篇,全文公開。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以付費訂閱支持區塊勢獨立營運 📖
💡 本週新內容
買下垃圾場!比特幣史上最知名的無名英雄(會員 🔒)
Bybit 為何被駭?冷錢包盲簽風險全解析 ft. CoolWallet 執行長歐仕邁(公開 🎧)
Bybit 祭出懸賞獵捕北韓駭客!為何以太坊分叉不可行?(會員 🔒)
💰 內容贊助商:Octant 公共資助平台
本週內容由公共資助平台 Octant 贊助。Octant 是喜歡出錢的組織,希望看到以太坊發展得更好。他們質押 10 萬顆 ETH,每年提撥數億台幣用來支持公共專案。無論你做的是開源、教育或研究,都可以向 Octant 提案申請資助。
或者你也可以鎖定 GLM 代幣成為資金分配者,共同決定 Octant 該支持哪些專案。目前已經有 50 個專案獲得總計 1,500 顆 ETH 資助,他們希望看到更多中文社群加入。錢在等你,你在等誰?現在就透過 octant.app 提出申請,註明區塊勢推薦,提升你的入選機率
美元存款一步上鏈!Coinbase 打造去中心化的銀行帳戶
2025 年的發展主軸是連接。我們會在這一年看到不同區塊鏈相互連接1、新舊錢包彼此兼容2,還會看到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越走越近。它們都是現在進行式!近期 Coinbase 錢包推出一項劃時代的新功能,為錢包開立銀行帳戶。換言之,錢包現在不只可以收加密貨幣,還能收法定貨幣。我不只已經替大家實測這項新功能,這篇文章還會告訴你它將如何影響未來的區塊鏈發展。
錢包也能收美元
想像一下,未來你只要登入網銀 app 轉帳新台幣到指定銀行帳戶,幾秒後你的 MetaMask 錢包就會收到等值的 USDT 美元穩定幣。這是 Coinbase 錢包上週推出的全新功能:
在 Coinbase 錢包內接收銀行轉帳。現在手機錢包的用戶可以創建虛擬銀行帳戶,輕鬆接收美元存款並自動換成 USDC,沒有任何手續費。從今天起全球大部分用戶都已經可以使用。
許多人分不清 Coinbase 交易所、Coinbase 錢包,畢竟兩個名稱太像了。前者像是銀行帳戶,需要實名註冊;後者像是隨身皮夾,人人都能創建,但需要自己管理私鑰。換言之,Coinbase 有中心化的交易所,也有去中心化的錢包產品。這篇文章討論後者,台灣人當然也能使用。
要理解這項新功能厲害在哪,得先看原本要把銀行裡的美元變成是錢包裡的 USDC 有多麻煩。至少得經歷三步驟:
美元入金到中心化交易所
將美元換成 USDC
將 USDC 提領到個人錢包
現在可以一步輕鬆搞定。只要將美元轉帳到指定銀行帳戶,USDC 就會神奇地出現在你的錢包。下圖是我的 Coinbase 錢包收款頁面,以及綁定的美國銀行帳戶。如果你想動手試試看,可以把美元轉入這個帳戶,我就會在錢包裡收到等值的 USDC 穩定幣 😂
為了確定這條路走得通,我實際開立了美國的銀行帳戶,再轉錢給自己。我使用 Wise、Payoneer 這兩家支付服務商,不用特地飛到美國,就能在網路上快速取得美國銀行帳戶,代替我收款、匯款。實驗步驟很簡單:
將美元存入 Wise、Payoneer 收款帳戶
將帳戶內的美元匯款到與錢包綁定的銀行帳戶
確認是否能在錢包裡收到 USDC、多久收到、收到多少錢
下圖是實測結果。我從 Wise 匯款 4 美元到與錢包綁定的銀行帳戶,扣除 1.13 美元平台手續費,實際匯出 2.87 美元。經過 10 個小時之後,我的錢包收到 2.87 顆 USDC 美元穩定幣。成功完成實驗!
必須澄清,手續費佔比這麼高、匯款速度這麼慢,完全是「傳統金融」造成的結果。1.13 美元是 Wise 收的平台手續費,而且 Wise 收到我的匯款指示後,還拖了 6 小時才送出匯款。接著,匯款系統處理這筆交易又花掉 4 小時。等了整整 10 個小時,我換到兩大好處:銀行直通錢包、沒有溢價的美元穩定幣。
銀行直通錢包大幅降低了進入幣圈的門檻。只要懂得操作銀行匯款,就能把錢換成加密貨幣、放入錢包裡。以後我在區塊鏈入門講座上,或許不用再送出小額加密貨幣,而是請參加者自己從銀行戶頭轉帳 100 元到錢包。這個功能對進階使用者也有好處。如果你是在美國工作的幣圈玩家,只要把薪水轉到另一個銀行帳戶就能完成入金,省下法幣換成美元穩定幣的交易手續費。
創新之處顯而易見,卻不是人人都能馬上理解。
台灣人的詛咒
上週我在社群平台分享 Coinbase 錢包的這項創新,獲得不少迴響。但有幾則留言讓我印象深刻,認為這項功能 FTX 早在倒閉3之前就已經做過了,哪有什麼創新之處?後來我才理解,原來這些網友是把錢包和交易所混為一談。
FTX 曾允許美元匯入指定帳戶,直接轉為 USDC。當時有不少人利用這項功能來做匯差套利,從銀行買美元,跨國匯款到 FTX 帳戶內變成 USDC,再將 USDC 換回新台幣。只要美元的新台幣價格和美元穩定幣有價差,就能賺錢。
我會說這是「台灣人的詛咒」。台灣金融服務方便,加密貨幣成了單純的賺錢工具。在套利者眼裡,Coinbase 這項「銀行直通錢包」的新功能,不過就是用美元以 1:1 匯率買到美元穩定幣的老把戲。至於最後美元穩定幣是出現在中心化交易所,還是個人錢包裡根本沒差。
走出台灣,這項功能的意義就完全不同。在阿根廷,它不是套利工具,而是生活必需品。瞄準的是那些為海外企業工作的阿根廷人。下圖是阿根廷披索與美元的匯率變化圖。20 年來,披索兌換美元的匯率下跌了 99.41%。如果沒說,還以為這是哪個迷因幣。價格一路向下跌,完全不回頭,甚至連阿根廷總統都主張廢除披索,改採美元為法定貨幣。
對於阿根廷人來說,持有美元才是更明智的選擇。但他們不相信銀行,寧願把美鈔囤在床底下,因為只有鈔票才是自己的錢。可以說,阿根廷人深刻理解加密貨幣能夠自主保管的特性。看準這點,Coinbase 希望錢包能成為阿根廷人們的收款帳戶。用戶不僅可以透過錢包自主保管美元穩定幣,持有 USDC 還能領到每年 4.7% 的獎勵4,比銀行的存款條件更好!
但是「為錢包開立銀行帳戶」並不是 Coinbase 的原創功能,而是全權委託合作夥伴 —— 去年剛被 Stripe 以 11 億美元天價收購的穩定幣新創 Bridge5 處理。Bridge 的專長就是搭橋!
幕後英雄
Bridge 是亂世中的英雄,認為金融市場缺乏標準化,就是商業機會所在。
加密貨幣出現之後,市場變得更加分裂。消費者想用加密貨幣付款,店家卻想收到美元。Bridge 就像是一台翻譯機。你說中文、我說英文,有翻譯在中間就能溝通。你用加密貨幣、我用美元,Bridge 就在中間幫大家「翻譯」。Bridge 不只懂兩種語言,更精通各種支付方式。
這次 Coinbase 錢包接入 Bridge 服務,錢包內的虛擬銀行帳戶就是由 Bridge 提供。初次使用必須完成 KYC 流程,將錢包地址綁定銀行帳戶。表面上是 Coinbase 錢包內建銀行帳戶,但 Bridge 才是處理金流的藏鏡人。Bridge 之所以選擇站在幕後,是看準 API 才是終極的互通標準。區塊鏈、銀行、支付系統,都可以通過 API 相互連接。
另一款智慧錢包 Fuse 走得更前面,不只能收美元,還推出金融卡讓人們直接憑加密貨幣消費,同樣也是使用 Bridge 的技術。
錢包曾經是孤島般的存在,人煙罕至。銀行裡的錢必須經過交易所中轉,才有可能進入個人錢包。Bridge 就像是在銀行、錢包之間開了第一條直飛航線,大幅縮短了移動距離。以前大概不會有人把錢包、銀行放在一起比較,是 Bridge 讓錢包成了去中心化的銀行帳戶。反過來,它也能讓銀行帳戶綁定一組區塊鏈地址成爲中心化錢包。但這句話我是越寫越心虛。
看到錢越跑越快,政府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擔心詐騙變得更加猖獗。近期台灣的遠東銀行就發出公告,如果約定轉帳對象是加密貨幣交易所,原本得等待 1 天的生效期會被延長為 2 天,現在甚至一口氣延長至 7 天,就怕人們對於投資不夠深思熟慮,受騙上當。但拖慢金錢的流速,人們就會因此更謹慎嗎?
這又回到加密貨幣、區塊鏈有什麼用途的老問題。銀行存款能一步上鏈之後,還必須有豐富、安全的鏈上應用搭配。否則看在政府眼裡,Bridge 就只是一條通往詐騙的快速通道。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或是到會員成立的 Discord 參與討論。此外,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親朋好友。若成功推薦一位朋友付費訂閱,你也能免費獲得 1 個月的會員資格延長。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有鑒於常會有讀者寄信來問我推薦碼,因此我將它們整理成一頁。歡迎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