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感謝你留下 email 成為區塊勢的免費讀者。上一篇文章寫的是 UST 如何倒下,這篇文章就像用空拍機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場幣圈海嘯對 Terra 以外造成哪些影響?
💰 贊助
本週【公開內容】由 Amber Group 贊助。
Amber Group 成立於 2017 年,現在是 Coinbase 交易所的主要造市商之一。Amber Group 至今已經為超過 1,000 家大型機構提供服務,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50 億美元,交易金額超過 1 兆美元。近期更獲得由淡馬錫領投的 2 億美元融資。
他們推出的 WhaleFin 平台則是給一般用戶的加密貨幣理財工具,裡面提供穩定幣、比特幣、以太幣的多項投資理財服務。現在註冊成為新用戶,不只能獲得 5 美金等值的 BTC 迎新獎勵,還可以享受 50% 的年收益率。還沒註冊的用戶可以考慮試試 🐳
✍️ 區塊勢
說人話的區塊鏈內容。每週固定發表 2 篇原創圖文和 1 集人物專訪,討論區塊鏈的應用、法律和技術議題。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內容不接受廠商業配。希望在這個無須信任的產業內,累積讀者的信賴感。
若你覺得區塊勢的內容不錯,邀請你幫我們將內容分享出去。或以付費訂閱(月費 8 美金/年費 80 美金)解鎖全部文章及有聲書,並支持區塊勢獨立營運。
💡本週新內容
Instagram 整合 NFT:為 10 億人打造的數位展間(會員)
虛寶上鏈讓遊戲機率公開化 ft. 橘子集團旗下樂點(GASH)營運長周繁湘(公開)
UST 引發幣圈海嘯:報價機失靈、ETH 穩定幣脫鉤與補償措施(公開)
UST 引發幣圈海嘯:報價機失靈、ETH 穩定幣脫鉤與補償措施
上週可能是許多人參與幣圈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週。希望大家都還好。UST 與 LUNA 崩盤已成定局1,我也記不得 LUNA 價格前面要加幾個零了。
但別以為沒買 UST、LUNA 或是遠離 Terra 生態系,就能高枕無憂。UST 崩盤已經引發幣圈海嘯,幾乎所有幣圈參與者都可能是這波海嘯的受災戶。即便已經過了將近一週,市場上仍然是一片狼籍。
這篇文章就像用空拍機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場海嘯造成哪些影響,以及人們如何避免悲劇。每次天然災害總是會出現一些奇景,幣圈也不例外。
報價機失靈
下圖是加密貨幣研究員 Hasu 在 UST 價格大幅脫鉤時,發現的奇特現象。當時幣安交易所只剩高於 0.7 美元的賣單,但在 0.7 美元以下已經沒有任何買單。
Hasu 說,這並不是因為當時市場上沒人願意用 0.7 以下的價格買入 UST,而是使用者根本沒辦法從幣安的網頁或 app 出價。
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幣安的工程師當初壓根沒想到 UST 的價格會低於 0.7 美元,就像 2020 年原油期貨出現「負油價」,讓許多交易所反應不及。也有可能是幣安的熔斷機制,讓投資人有多一點思考時間,並確保市場的流動性。
但幣市與股市不同,它不是集中市場。如果只有其中一家交易所熔斷,其它交易所仍然可以買賣,就會創造出套利空間。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釀成大禍。事後來看,當時 UST 幣價確實也只跌到 0.6 附近就停止。但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規模比較小的交易所或 DeFi 市場,後果就會非常嚴重。
上週幣安智能鏈上的最大借貸協議 Venus Protocol 就成了價格錯誤的受害者。根據 Venus 的公告:
5 月 12 日當天,ChainLink 對 LUNA 的價格推送達到價格下限,並被 ChainLink 以 0.107 美元的價格暫停。但 Venus 上的 LUNA 市場仍在繼續運作,而現貨價格則繼續下跌。直到 4 小時後,LUNA 現貨價格跌到約 0.01 美元時,我們才發現價格差異並緊急處理。但已經有 1,420 萬美元的資產被使用者拿走,成為壞帳。
Venus 的功能類似銀行的抵押借款,假設可貸成數是 8 成,使用者抵押 1,000 萬元的房子,能向銀行借出 800 萬元的資金。只不過 Venus 不是銀行,也沒有人專責替用戶的抵押資產鑑價。
Venus 仰賴報價機制2,來知道人們抵押資產的市值。問題也就出在這裡。上週 LUNA 價格快速下跌,每顆 LUNA 幣從 80 美元一路跌到現在只剩 0.0002 美元。
沒想到,負責向 Venus 報價的去中心化機制 ChainLink 最低只能報到 0.1 美元。ChainLink 雖然有通知開發者將暫停 LUNA 的價格資訊,以免報價錯誤。只是事情來得太快,Venus 還來不及反應,價格就已經停在 0.1 美元。
此時市場上的 LUNA 幣價還在下跌,而 Venus 的 LUNA 價格卻沒跟上。反應很快的「駭客」馬上就逮住這個套利機會。
假設中心化交易所每顆 LUNA 幣的價格是 0.01 美元,駭客只要將 LUNA 以 0.1 美元賣掉,馬上就現賺 10 倍。但 Venus 不是交易所,而是借貸市場,無法提供買賣功能。因此,駭客想到另一個辦法 —— 拿著被 Venus 高估 10 倍的 LUNA 幣來抵押並借出 USDC,再拿 USDC 到中心化交易所買更多 LUNA 幣來抵押借款。
只要重複這個循環,駭客最終就能把 Venus 裡面的 10 億美元資產通通偷走。所幸駭客搬走 1,420 萬美元後就被發現,Venus 也宣佈將以風險基金全額補償資金缺口,這才讓使用者鬆一口氣。
但另外一個規模比較小、建立在 Avalanche 鏈上的 DeFi 借貸服務 Blizz Finance 可就沒這麼幸運。他們同樣也是 ChainLink 報價的受害者,駭客拿著被錯誤「鑑價」的 LUNA 幣上門,將 Blizz Finance 所有資產洗劫一空。
現在 Blizz Finance 手上只剩價值約 150 萬美元的 LUNA 幣能賠償給使用者,也沒有資金能維持營運,只好宣布倒閉。對使用者來說,這肯定是一場無妄之災。就算完全沒持有 UST、LUNA,跑到離 Terra 生態系非常遙遠的 Avalanche,使用最保守的借貸服務,還是難逃一劫。
恐懼會蔓延。如果大家都不信任銀行,光是搶著提領資產就會讓許多銀行倒閉。而害怕本身,也可能會引發下一波海嘯。
ETH 穩定幣脫鉤
當許多人還對 UST、LUNA 餘悸猶存,上週全球市值最大的美元穩定幣 USDT 也出現價格脫鉤。幾分鐘之內,每顆 USDT 的市場價格下探 0.95 美元。
幾天前才剛目睹 UST 崩盤的人,肯定會覺得是不是世界末日來臨了?原本只是「隔岸觀火」的投資者也開始緊張,紛紛把帳戶中的 USDT 清空換成 USDC、BUSD 甚至是新台幣避險。更加劇幣價下跌。
但 USDT 的套利機制不是憑空增發另一種加密貨幣,也就沒有死亡螺旋的問題。許多大型交易機構趁機購入特價的 USDT,現買現賺。幾小時之後,價格就逐漸回穩。
但同樣因為市場恐慌,出現價格脫鉤的還有 stETH 這款「ETH 穩定幣」。最近幾天 stETH 的價格一度逼近 0.95 ETH,是近一年來的最低點。如果繼續下跌,恐怕會引發另一場幣圈海嘯。這是因為有許多人會用 stETH 這種低風險資產來開槓桿。
區塊勢曾介紹3過 Lido,它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以太坊 2.0 抵押挖礦服務。投資者只要將一顆 ETH 交給 Lido 就能獲得一顆象徵抵押憑證的 stETH 代幣,並從以太坊 2.0 的抵押挖礦機制中賺得 3.7% 的年收益率。
stETH 就像是由 Lido 發行的 100% 儲備 ETH 穩定幣,理論上風險非常低、價格也不太會大幅變動。精打細算的投資者看準 stETH 的低風險特性,就會拿著 stETH 再去抵押借出更多 ETH 再換成 stETH。這就是開槓桿。
好處是投資者能以小搏大。持有 10 顆 ETH 卻能透過槓桿,獲得超過 10 顆 ETH 的抵押挖礦收益。但多出來的那些收益,其實是拿風險換來的。如果槓桿 2 倍,等於是讓價格承受能力只剩下一半。槓桿越大,雖然收益越多,但風險也越高。
一旦人們恐慌性拋售 stETH,造成價格短時間大幅下跌。即便最終價格拉回來,但投資者用來開槓桿的抵押資產可能就會因為短暫的「資不抵債」而被清算(liquadate),永遠拿不回來。此外,大規模清算會讓市場上忽然出現大量的 ETH、stETH 供給,也會影響幣價。最終會跌到哪裡,恐怕沒人知道。
要避免慘況發生,Lido 能做的事情其實也不多。持有 stETH 的人必須要等以太坊 The Merge 升級4完成之後(預計在 2022 下半年),才能向 Lido 以 1:1 贖回 ETH。換句話說,套利機制暫時行不通。
Lido 只能想辦法鼓勵更多人為 stETH 提供交易流動性,藉此減輕賣壓對價格的影響。因此,他們最近在 Curve 交易所多開了一個資金池,並額外提供 100 萬 LDO 代幣當成經濟誘因,鼓勵人們將手上的 stETH 通通拿出來賺獎勵。

這套方法也確實奏效。現在 stETH 價格已經逐漸回到 0.98 ETH,沒有再持續下跌。但最慘的還是「震央」Terra 鏈,現在光是要讓區塊鏈穩定運作都是個大問題。
補償措施
這幾天網路上出現許多 LUNA 幣「富翁」,用幾百美元買到的 LUNA 數量就超過原本 Terra 鏈上的區塊鏈驗證者。幣安交易所持有的 1,500 萬顆 LUNA 幣市值一度高達 16 億美元,但現在這些 LUNA 幣的價值已經被大幅稀釋,剩不到 3,000 美元。
這就是死亡螺旋的可怕。大量發行的 LUNA 幣不僅打破原本的代幣經濟,也可能會危及區塊鏈安全,讓駭客能趁機發動攻擊。因此,Terra 鏈只好選擇暫時停機。但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已經不是 Terra 鏈何時能恢復,而是能否從剩下的比特幣儲備中獲得賠償。
負責維持 UST 價格穩定的組織 Luna Foundation Guard 昨天公布目前的資產餘額,大家才知道他們在過去一週爆賣 8 萬顆比特幣與 5,000 萬顆 USDC 與 USDT,這些錢通通都用來買 UST。不僅如此,UST 背後的大金主 Jump Trading 也狂撒近 7 億美元想要力挽狂瀾。


兩者總計豪擲約 35 億美元救市,仍然無力回天。由此可見,再怎麼有錢的組織在市場信心潰散的情況下,也只是螳臂擋車。LFG 已經承諾會用剩餘約 2.4 億美元的資產,來補償因為 UST 虧損的用戶們。
論壇上也有人提出分級補償措施,主張讓資產越少的地址能越優先以 100% 領回資產。這樣才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彌補最多人的損失,而不是「一視同仁」讓所有人都只能領回 10% 資產。幣價歸零讓許多人心碎,補償措施是最後的溫柔。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或是成為付費會員支持我們走得更遠 🙏
此外,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親朋好友。若想查閱區塊勢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有鑒於常會有讀者寄信來問我推薦碼,因此我將它們整理成一頁。歡迎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