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區塊勢的作者許明恩。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每篇公開內容都是由付費會員支持,經過兩整天的製作、嚴格把關才能產出。你的訂閱支持我們持續提供公開內容,讓更多人以最低門檻獲得最好內容 📖
此外,區塊勢現正參與 Gitcoin Grants 20 的公共資助活動。這次區塊勢榮幸獲得 ENS、Hypercerts 兩個主辦方認可,有機會分別獲得他們各自提撥的資金配捐。但這只能算是拿到入場門票,區塊勢實際能拿到多少資金配捐仍需要你的幫忙。
現在只要以 Arbitrum 鏈上的 1 美元(USDC、ETH 或 ARB)投票,就能透過平方資助法幫助區塊勢拿到高達 90 美元的資金配捐,以驚人效益放大你的零錢捐款!還請大家多多支持 🙏
✍️ 區塊勢
說人話的區塊鏈內容。每週固定發表 1 篇原創圖文和 1 集人物專訪,討論區塊鏈的應用、法律和技術議題。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內容不接受廠商業配。希望在這個無須信任的產業內,累積讀者的信賴感。
若你覺得區塊勢的內容不錯,邀請你幫我們將內容分享出去。或以付費訂閱(月費 8 美元/年費 80 美元)解鎖全部文章及有聲書,並支持區塊勢獨立營運。
💡 近期新內容
Stripe 重返加密貨幣支付:開通 USDC 付款、中間人的必要
加密貨幣可以用在哪裡?幾年前我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實際走訪願意接受加密貨幣付帳的店家。雖然操作流程不複雜,但願意收加密貨幣的店家並不多。因為水電費、員工薪資,還是都得以新台幣計算。收加密貨幣能帶來的效益不高,處理卻很麻煩。
時隔多年,加密貨幣支付總算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支付服務商的加入,降低店家處理幣種轉換的摩擦力。上週區塊勢使用的金流服務公司 Stripe 宣布將重返加密貨幣支付,開通 USDC 付款。這篇文章討論 Stripe 開通 USDC 的意義。
支付先驅
台灣用戶或許對 Stripe 比較陌生,它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金流服務提供商。在全球的線上支付市佔率超過三分之一,僅次於 PayPal。如果要在網路上開店做生意,Stripe 就是那台用來向顧客收錢的刷卡機。
好的刷卡機就像萬用轉接頭,無論哪種幣別、支付方式都能支援,最好還能將收到的錢自動轉換為商家指定的幣別,簡化收付款流程。Stripe 不只做到了這些,還將這台數位刷卡機變成短短幾行程式碼。電商老闆只要貼上這串程式碼,商店就能立即開張。
Stripe 非常關注全球新興的支付工具。2014 年,Stripe 發現有越來越多人持有 BTC,而且比特幣白皮書也主打自己是一套支付系統,於是 Stripe 宣布開始支援 BTC,也是全球第一家這麼做的金流服務商。這項創舉在當時造成一陣轟動,引來各家媒體大篇幅報導。
下圖是 Stripe 當年為店家打造的比特幣收款介面。不得不稱讚這個介面和付款流程即便是 10 年後來看,仍不過時。店家指定收 25 美元,顧客可以選擇刷卡或是打開錢包支付等值 25 美元的 BTC。數量會隨幣價動態調整。Stripe 收到 BTC 之後,會立即透過交易所換成美元,並在 7 天內入帳到商家的銀行戶頭。每筆交易 Stripe 只抽 0.5% 的交易手續費,價格相當有競爭力。
只不過到了 2018 年,Stripe 卻宣布終止比特幣支付服務。主因是幣價波動、礦工手續費飆漲,讓比特幣變得不太像是一種支付工具。Stripe 觀察,那些接受 BTC 支付的店家,也已經越來越少收到 BTC 付款。根據當時貼文:
過去這一兩年,隨著區塊大小達到限制,比特幣已經成為一種資產而不是支付工具。... 比特幣在支付上的用途越來越少,交易確認時間大幅提升,這使得以法定貨幣計價的交易失敗率增加。此外,礦工手續費也大幅上揚。每筆支付得負擔數十美元的礦工手續費。這使得比特幣支付的成本和銀行電匯同樣昂貴。因此,我們決定逐步減少比特幣支付的功能。
礦工手續費是加密貨幣支付的頭號敵人。消費者最直接的感受是支付的磨損比例太高,但店家承受的風險更大。光是交易確認的時間點就是個大問題。消費者結帳之後,當然希望能馬上拿到商品。但如果交易還沒上鏈,店家就還不算是真的收到錢。消費者希望越快越好,店家卻不一定這麼想。
假如遇上區塊鏈大塞車,使得到帳時間超過 1 小時,在這段時間幣價又劇烈波動,店家就有可能多收或少收錢。多收錢要不要退款?少收錢要不要認賠?這些都是開始收幣之後會遇到的問題。我相當能理解 Stripe 當年為什麼終止比特幣支付。
但 Stripe 並沒有把話說死,也仍然看好加密貨幣的發展前景。無論是專門為比特幣支付打造的閃電網路(我最近終於開始用了!)、以太坊,甚至是這幾年已經沒什麼人討論的 Stellar,都可能成為 Stripe 重新支援加密貨幣支付的原因。
當初與未來的約定,現在看來並不是 Stripe 包裝好聚好散的推諉之詞。時隔 6 年,Stripe 正式宣布將重新支援加密貨幣支付!
Stripe 支援 USDC
上週 Stripe 共同創辦人 John Collison 在開發者大會宣布:「加密貨幣回來了!」
Collison 在現場實際示範要如何透過 Stripe 支付加密貨幣。影片前後不到 3 分鐘,我推薦大家撥空看看。下方是操作截圖。結帳流程跟 10 年前相同,店家指定商品價格為 99 美元,消費者可以選擇刷卡或是加密貨幣付帳。點擊支付之後,Stripe 會要求連接錢包。差別在於這次 Stripe 不再支援 BTC 付帳,而是提供以太坊、Polygon 和 Solana 鏈上的 USDC 等選擇。
Collison 以 Solana 鏈上的 USDC 示範,因此得連接 Phantom 錢包。付款時他刻意慢下來,提醒大家要注意看、不要眨眼睛 —— 以前選擇使用加密貨幣付帳都得花上好幾分鐘,等待交易成功到帳,現在不過就是一瞬間的事。
果然 Collison 點下送出後,畫面馬上跳轉支付成功的頁面。與此同時,店家的銀行帳戶也已經收到錢了。店家的收款頁面上,可以看到消費者支付 99 顆 USDC 的鏈上交易紀錄,店家的銀行帳戶也已經入帳 98.01 美元。少掉的 0.99 美元就是 Stripe 收的 1% 手續費。這套服務和 10 年前使用邏輯完全相同,只有兩個地方不一樣:幣種、區塊鏈。
USDC 是美元穩定幣,多數時候都和美元維持接近 1:1 匯率。如果 Stripe 直接在 USDC 的發行商 Circle 開設企業帳戶,那更不用擔心受到市場信心影響造成的匯率波動。收到多少 USDC,就能穩穩地換成多少美元。Polygon、Solana 區塊鏈都是手續費便宜到可以直接忽略的代表,但如果 Stripe 能把以太坊換成第二層網路那就更好了。
這不到 3 分鐘示範贏得現場一片掌聲。當天 Stripe 也在 2018 年終止支援比特幣支付的公告中加上一行更新,預告今年夏天將會開放人們以穩定幣付款。這是比特斯拉開放 BTC 買車更重要的時刻。Stripe 不只是一家企業,而是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網路商店共同使用的線上刷卡機,等於全球一下子多了數十萬家企業願意收加密貨幣。
店家也不必煩惱該如何處理 USDC,而是直接以法定貨幣進到銀行帳戶。你可能會說,如果店家就是想要收 USDC 難道不行嗎?早就可以了!
中間人的必要
區塊勢曾在 2022 年討論過這項創新1,但直接看應用案例最快。我借用 LikeCoin 創辦人高重建在 2023 年賣書的截圖。當時高重建將自己寫的書上架在 NFT 書店 Liker Land 販售,讀者透過信用卡支付法定貨幣。Liker Land 收到書款之後,不一定要直接入帳到銀行戶頭。在後台可以選擇以 USDC 提領到指定錢包,甚至還能以 USDC 分潤給作者。現在這套服務仍然存在。
換句話說,Stripe 現在對於加密貨幣的支援可以分為付款、收款兩個場景。人們如果想以加密貨幣付款,可以連接錢包、支付 USDC。店家如果想以加密貨幣收款,也可以提供收款地址、選擇提領 USDC。Stripe 仍舊是中間的那台線上刷卡機。
這和過去人們對於加密貨幣支付的想像很不一樣。大家總說加密貨幣是點對點交易、不必經過中介,因此會顛覆整個金融領域。但這只適用於雙方都同意以加密貨幣交易的「特殊情況」。更常見的情況是,你想付的錢和店家想收的錢不一樣。不要說加密貨幣。你一定經歷過打開了 LINE Pay,店家才說只收街口,或是想刷載具時店家只開傳統發票。
線上支付產業變數更多,因此能夠降低交易摩擦的中間人 Stripe 就顯得更有價值。但 Stripe 也讓大家看到了加密貨幣支付的手續費、到帳速度確實遠比傳統金流體系有效率得多。原本 Stripe 向店家收取 2.9% 加上 0.3 美元的手續費。如果消費者以加密貨幣付帳,Stripe 對店家的手續費就只收 1%,而且資金還能即時入帳。
到時我就會鼓勵大家多多以 USDC 訂閱區塊勢,省下中間的交易磨損。但就算我再樂觀,也不覺得今年就有機會改用 USDC 訂閱區塊勢。一次性付款是最單純的交易模式,區塊勢採用定期定額扣款,背後的授權會複雜得多。這也考驗 Stripe 能不能再一次提出全新作法,降低雙方的交易摩擦力,讓加密貨幣成為主流支付工具。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或是到會員成立的 Discord 參與討論,或收藏 Writing NFT 將這篇文章加入自己的 Web3 紀錄。
此外,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親朋好友。若成功推薦一位朋友付費訂閱,你也能免費獲得 1 個月的會員資格延長。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有鑒於常會有讀者寄信來問我推薦碼,因此我將它們整理成一頁。歡迎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