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打破 PoW 神話!市值最大隱私幣遭 51% 攻擊,比特幣還安全嗎?

打破 PoW 神話!市值最大隱私幣遭 51% 攻擊,比特幣還安全嗎?

#714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Aug 20, 2025
∙ Paid
15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打破 PoW 神話!市值最大隱私幣遭 51% 攻擊,比特幣還安全嗎?
1
3
Share
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沒買過加密貨幣的人,多半也聽過「挖礦」。大家都說挖礦很耗電,甚至有人為了挖礦偷電。但挖礦究竟在做什麼?近期門羅幣遭到 51% 攻擊,就是最好教材。

門羅幣(Monero)是全球市值最大、最老牌的隱私幣1,市值近 60 億美元。它採用與比特幣類似的挖礦機制 ——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PoW) —— 保障區塊鏈不受駭客入侵。

但上週,門羅幣卻遭遇一場事先預告的 51% 攻擊。即便社群合力防守,最終駭客仍然成功改寫 6 個區塊內的交易紀錄。攻擊者是一項名為 Qubic 的小型 AI 專案,一度掌控門羅幣網路 52.7% 算力,是門羅幣成立 11 年以來最接近毀滅的一刻。

Qubic 更宣布,下一個目標是同樣採用 PoW 機制的狗狗幣。許多人對狗狗幣耳熟能詳,它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的最愛。整起事件還在進行,尚未落幕。這篇文章帶你深入這場攻擊,認識 Qubic 是誰、為什麼要發動攻擊,以及同樣採用 PoW 機制的比特幣還安全嗎?

兼差挖礦

今年 5 月,Qubic 提出「有用工作量證明」(Useful Proof of Work,uPoW)的概念。嫌比特幣 PoW 機制太浪費電,Qubic 主張將加密貨幣挖礦結合 AI 模型訓練才更有效率:

以比特幣為首的 PoW 挖礦機制要人們把電力消耗在沒有實際意義的數學題上,唯一提供的價值是保護區塊鏈安全。但是以「浪費能源換取安全」的概念在 2025 年已經過時 ... Qubic 要重新定義挖礦。與其浪費能源在毫無意義的雜湊運算上,為何不將這種運算能力同時用來訓練鏈上的人工智慧?這就是 Useful Proof of Work (uPoW) 的核心概念 。

Qubic 不是讓礦工打一份工領兩份薪水,更像是兼差。

訓練 AI 模型通常得分批進行,不是連續不間斷的滿載運算。每跑完一批數據,要停下來更新權重、同步參數。運算過程會是「高峰 — 空檔 — 高峰 — 空檔」的週期性循環。Qubic 將 AI 模型訓練工作外包給全球網友,每位網友算完一部分數據,都要等待其他人回傳結果,才能再進行下一輪訓練。由於有一半時間算力都處於閒置狀態,Qubic 決定將這些閒置算力拿來挖門羅幣。

這是一件好事!工作量證明是區塊鏈系統的虛擬城牆,越多人挖礦、貢獻算力,城牆就築得越高。駭客想攻擊區塊鏈,就必須擁有更多算力。無論是買電腦或是租用雲端運算,算…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