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歡迎這幾天加入的新會員!兩年前我曾問大家123:「如果有人拿著一顆金屬圓球在台北車站廣場掃描人們的眼睛,並發放一款不知名的加密貨幣當成報酬,你會上前參與還是會打電話報警?」
由 OpenAI 創辦人 Sam Altman 共同成立的虹膜掃描新創 WorldCoin(後來改名為 World)登上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封面上這顆識別度超高的金屬圓球也在上週正式登陸台灣,大家可以前往台北方舟、台北大巨蛋或台北創新中心掃描眼球虹膜,並領取 $WLD 代幣。

已經有人開始寫文章分享心得和推薦碼。依照目前行情,掃一次眼球可以領到 40 顆 $WLD,約合 1,200 元台幣。推薦獎勵更可觀,每位用戶最多能邀請 10 個人,每推薦一位可再拿約 1,000 元的 $WLD,被推薦人則能拿到約 300 元。算下來,每人最多能賺進約 1 萬元。
許多人說,隱私早就外洩了,根本不差眼球虹膜。卻很少人真正搞清楚,當我們把雙眼湊近那顆銀色金屬圓球,資料會經過哪些處理?未來又可能被用在哪裡?這篇文章拆解 World 背後的技術,以及我為什麼還沒去掃的理由。
辨識真人
早期人們對網路世界的想像,常常歪打正著。1993 年《紐約客》的著名漫畫〈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點出網路缺乏身分識別機制 —— 有可能你正在跟一隻狗講話都不知道。雖然狗沒上網,但近年確實出現人類以外的網路使用者:AI。隨著 AI 能力突飛猛進,我們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經和 AI 聊天、交友、在遊戲中對戰。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