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被遺忘的 402,如何成為 AI 時代最重要的支付入口?

#690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May 14, 2025
∙ Paid
26
4
4
Share
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今天的文章是我 2025 年以來寫得最興奮的一篇。上週,以 Coinbase 為首的多家公司共同發表了一則產品公告〈網路原生的支付新標準:x402〉。這是一套建立在 HTTP 網路協定之上,專門服務 AI 代理人的支付協定。先說明什麼是 402。

HTTP 狀態碼

大家在上網時肯定都看過 404 Not Found 頁面。只要瀏覽的網頁因故消失,就會跳出這個錯誤代碼。「404」是一種狀態碼,解釋為什麼沒能取得原本預期要出現的內容。

狀態碼由早期的網路建設者制定,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網路的想像。最有趣的狀態碼是「418 我是一個茶壺」。這是 1998 年的愚人節玩笑。人們想像有朝一日,一個可連網的茶壺被要求沖咖啡,就必須回傳 418 告知「我只是茶壺」。如今連網家電這麼普及,418 也早該派上用場。

另一個有趣的狀態碼是「451 因法律原因無法使用」。需要透過 VPN 才能看的內容,或是瀏覽 Tornado Cash 混幣器網站,就應該回傳這個代碼。「451」取自小說《華氏 451 度》,內容描繪的是政府監控、焚書坑儒的反烏托邦社會。華氏 451 度(攝氏 223 度)就是紙的燃點溫度,提醒人們網路自由可能被審查或屏蔽。只不過現在的政府都是直接關掉伺服器、停止解析網域,最適合的狀態碼 451 反倒被擱在一旁。

而這篇文章主角「402 請付款」更像是隱形人,被設計出來超過 30 年卻幾乎沒人見過,因為人們一直沒找到網路原生的支付方法。直到近期,Coinbase、Anthropic、AWS 和 Circle 等多家公司共同提出基於 HTTP 的網路支付協定 x402,402 代碼才總算有機會重出江湖!

為 AI 設計的支付方式

我們之所以很少看到「402 請付款」,是因為大家早就用其他方式繞過去了。高重建在 2019 年發表的〈404 Not found 遇得多;那 402 有見過嗎?〉寫出了這段歷史:

402 Payment Required ... 打從互聯網初期已經存在,可想而知,部分網頁需要收費,才符合當時的「常識」。但當時窄頻網路雖然已搭通,付費方式卻沒跟上 ... 不久,有人想到仿效免費電視,把自家內容 — 更多是偷來的內容 — 免費提供,透過廣告賺錢,這模式很快成為主流

網路上的多數內容都要付費。看廣告就是在付錢,沒廣告的也有付費牆。想要解鎖付費牆後內容?請先註冊帳號。我們已經習慣每到一個網站就要註冊帳號、設定密碼、收驗證碼,再回去瀏覽內容或使用服務。但付款必須綁定帳號,是當年缺乏網路原生支付才不得已想出來的繞路解法。

雖然流程繁瑣,但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偏偏 AI 不懂得適應人類的習慣。

金融市場多數的交易量都是由機器人貢獻,未來網路上的多數內容也都會由 AI 產生。AI 已經是網路經濟的主角,支付流程卻是為人類設計。對 AI 來說,創建帳號、設定密碼到圖形化介面都是人類習慣。最直覺的邏輯應該是:你要收費就回 402,我付錢,你給我資源。

這就是 Coinbase 與其他公司共同提出的 x402 支付協定試圖解決的問題:

網路經濟一直有個問題,就是支付體驗卡在舊世界。不管是信用卡、銀行轉帳、訂閱制 —— 這些支付系統其實都是為了傳統商業而生。速度慢、手續費高、地域限制一大堆,且高度仰賴手動操作 ... 網路互動已經相當即時、全球化、程式化,但支付卻還停留在過去的分散、緩慢、難以整合。所以我們提出 x402,一套建立在 HTTP 協定之上的開放標準。它直接讓穩定幣支付變成網路原生功能,把長期閒置的「402 請付款」狀態碼,變成 AI 代理人、App、API 都能直接使用的標準支付流程。

x402 支付協定已經有示範頁面,讓大家可以搶先體驗。想像你剛跑完馬拉松,回家點擊照片想付費下載原始檔。就會看到下方「402 請付款」畫面跳出,這時只要連接錢包、完成支付,就能下載照片。過程中無需創建帳號、設定密碼,因為網站只關心你有沒有付錢。這就是 AI 需要的簡潔流程。

不過這樣的操作場景,其實只是給人類練習用。對 x402 來說,最大客戶從頭到尾都不是人類,而是像 Claude 這樣的 AI。

Anthropic 是通用 AI 機器人 Claude 的開發公司,也是 x402 的共同推動者。他們要賦予 AI 代理人消費能力,讓 AI 有能力購買含金量更高的網路資源,不再只是個「免費仔」。

Connecting the Dots

其實早在 10 年前就有人嘗試過類似的構想。專案 Zero Click 就試圖讓瀏覽器內的比特幣錢包自動解鎖付費牆,概念與 x402 高度相似。可惜當年缺乏 L2、沒有穩定幣、錢包不夠易用,也沒有其他網站支援。最終專案只留下一支示範影片和一堆討論串,成為 Reddit 論壇的一頁歷史。

在研究 x402 這個主題時,我忽然有一種賈伯斯所說的「connecting the dots」的感覺。我回想起區塊鏈這幾年經歷的那些「劫難」—— 技術升級、駭客攻擊、DeFi 創新、監管打擊、企業採用和錢包改良 —— 原來就是為了迎接這個時刻。

x402 雖然概念與 10 年前相似,但 L2 手續費幾乎等於不用錢,穩定幣也足夠普及,AI 代理人更是擺在眼前的現實需求。不只是技術準備好了,使用場景也準備就緒 —— AI 代理人未來不只懂得購買內容,還會投放廣告、購買雲端算力。

有別於當年 Zero Click 孤掌難鳴,這次還有像 Anthropic 這樣的公司下場參與。雖然不保證一定成功,但至少不是孤軍奮戰。

迎接 AI 訂戶

AI 已經會寫文章、畫圖、寫程式,卻還不會自己付錢。過去這幾年,OpenAI 和各大媒體簽約、購買內容資料庫,交易本質上還是 Web2 世界的商業談判。有了 x402 之後,AI 不必再依賴「家長」代購,而是自己付錢購買需要的內容、API 或數據。

身為內容創作者,我現在反而更焦慮該怎麼準備好迎接 AI 訂戶。區塊勢早就支援加密貨幣支付,但使用的人始終是少數,這證明使用者習慣難以改變。但說不定,未來 AI 代理人會是區塊勢的另一批潛在受眾,因為他們的任務是查找過去區塊鏈如何發展、發生過哪些歷史大事。

假如 AI 判斷付費解鎖區塊勢的資料庫最有價值,我卻沒有對應的入口,那區塊勢就會錯過一整批「只跟程式交易、不跟人類寒暄」的新型訂戶。

寫完這篇文章,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信給 Substack,要求他們支援 x402 支付通道。就怕這批新客戶來敲門速度,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快。

幾個月前,Coinbase 為 AI 推出了專用錢包12,當時最大問題就是缺乏使用場景 —— 即便 AI 想付錢,多數網站和商家也沒有能力收錢3。x402 補上這塊拼圖,讓 AI 支付從消費端擴展到商家端。如果想吸引 AI 顧客上門,就必須打開 x402 這個通道。

未來是否會照這個劇本走下去還不知道。但連入口都沒有,就算 AI 想付錢也會不得其門而入。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