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先宣布兩個好消息。這個月我終於把小孩送去托嬰中心,能騰出完整時間工作。因此,區塊勢預計在 7 月開始恢復每週三次更新(2 篇文章、1 集 Podcast)的出刊頻率。謝謝大家過去這半年來的體諒。也多虧有這段時間可以放慢節奏,我才有餘裕嘗試製作影音內容。接下來影片仍然會持續產出,只是還得花點時間摸索方向。希望未來區塊勢每週三更可以是文章、Podcast 和影片。
另外,區塊勢從 RetroPGF3 拿到的 OP 代幣獎勵也會在 6 月發放,接下來幾週我會公告會員領取流程。進入正題。
最近我與幣圈同業碰面的第一句話,都會先問問對方近況如何。不是寒暄,而是取暖。幣價雖然在歷史高點徘徊,但從區塊勢訂閱數字來看,這一輪幣圈熊市至今都還沒結束。原本我都覺得是自己寫得不好,但問了一圈才發現大家的流量都在下降,只有主打帶你掌握財富密碼的投資老師不受影響。現在你就知道標題是怎麼來的了 😈
這篇文章討論區塊鏈的商業模式,以及以太坊的財報表現。
數位零售業
最近是財報季,各大企業紛紛公布營運數字。美國證券主管機關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質疑:「這些加密貨幣的財報在哪裡?」
Gary Gensler 當然知道區塊鏈不是上市公司,沒有製作財報、向投資人公開的義務,只是想藉機「噹」區塊鏈不透明,充滿詐騙、市場操縱。但還真的有人依照鏈上數據整理出一份以太坊財報,最大亮點是 2024 年才過不到一半,以太坊就已經賺了 2.3 億美元(約 74 億台幣)!
賺錢是好消息,但以太坊賺錢代表什麼意思、誰能從中獲利,還得從以太坊在做什麼生意開始說起。
如果用行業別來區分的話,區塊鏈就像「零售業」,賣的是數位商品 —— 區塊空間(Blockspace)。
講區塊空間沒人聽得懂,但如果以電信公司賣的是網路頻寬來比喻相信就會熟悉得多。人們想要上網,就必須向電信公司購買網路頻寬,想要上鏈就必須向區塊鏈購買區塊空間。區塊勢曾介紹過區塊空間為何是未來 10 年最競爭的稀缺資源1,這邊就不贅述。
看成最單純的買賣交易的話,區塊鏈開發者創造區塊空間賣給使用者,使用者若想透過區塊鏈轉帳,就必須購買區塊空間,才能讓交易上鏈。換句話說,區塊空間的市場需求取決於鏈上有多少應用,應用越豐富,越能吸引使用者上鏈。區塊空間越值錢,區塊鏈也就越賺錢。
舉例來說,我創建了一條明恩鏈,同時發行 MN 幣。我的商業模…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