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2023 年終回顧:走過第二個熊市、內容滿意度調查

2023 年終回顧:走過第二個熊市、內容滿意度調查

#586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Dec 27, 2023
∙ Paid
31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2023 年終回顧:走過第二個熊市、內容滿意度調查
2
Share
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這是 2023 的最後一篇文章。週末就要迎接 2024 年了,預祝大家新年快樂!也因為週末是元旦假期,下週二的文章、週三 podcast 會休息一次。2024 的第一篇文章會在 1/4(四)出刊。

另外跟大家分享,昨天我搞丟了人生中的第 3 筆加密貨幣,也是第 1 筆(暫時)找不回來的幣。所幸金額不大。如果往好的方向想,既然學費總是要交的,少繳一點也能算是賺到了。進入正題。

回顧 2023

2023 是春寒料峭的一年。還記得 2022 年終回顧,我寫的是「建設網路國家、留下來的理由1」。光從標題就能感受到當時市場氛圍 —— 離開才是正常,只有少數人選擇留下來。當時我稱這些留下來的人是網路國家(Network States)的建設者,現在回頭看也確實如此。

2023 年 Web3 有三個領域發展最快,分別是第二層網路、去中心化身分與數位公共財。前兩者是基礎建設,後者是應用場景。過去這一整年,區塊勢最常寫的主題就是公共財。一方面它改變了整個產業的經濟誘因,讓有志於投身 Web3 開發的建設者在直接服務社群的同時,還能獲得收入。另一方面它也讓人們親身感受到第二層網路、去中心化身分的具體用途。

每當討論加密貨幣除了買低賣高之外還能做什麼,人們總喜歡舉跨境匯款當成例子。只是就算加密貨幣轉帳便宜又快速,但並非人人都是外籍移工,轉帳再方便似乎都跟日常生活沒太大關係。公共財資助機制越來越普遍之後,加密貨幣終於不再只是跨境轉移資金的載體,還能成為部分人工作換取的實際報酬。

建立公共財資助機制還必須同時處理身分問題,防止所有資源最終都流入同一人的口袋裡。因此,無論是 Gitcoin Grants、RetroPGF 都會要求人們提供不同程度的身分認證。比較物理的方法是拿著政府核發的證件自拍,比較數位的方法則是使用 Gitcoin Passport,人們必須取得一定分數。

只不過鏈上操作越多,手續費也就越貴。如果鏈上手續費沒有降下來,公共財的資金池再大,參與者還是小貓兩三隻。沒人會為了捐 1 美元,負擔 10 美元的鏈上手續費。

在 2023 之前,Optimism、Arbitrum 等以太坊第二層網路都已經上線,只是應用都還沒有搬家,交易所也還不支援。直到過去這一年,Optimism 透過 2 月、9 月連續兩次 OP 空投獎勵早期參與者,並預告未來還會有好幾波 OP 空投獎勵;Arbitrum…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