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從今天起到 5 月 9 日是 Gitcoin Grants Beta Round 的投票期間,區塊勢也是這輪 Gitcoin Grants 的參與者。
Gitcoin 採用平方募資法1,將總計 125 萬美元的贈款交由大眾以零錢投票決定如何分配。只要有越多人以一趟公車、捷運的零錢投票給區塊勢,我們就能從 125 萬美元的贈款中獲得更高比例的資金配捐。
這篇文章會先說明為什麼這次 Gitcoin Grants 募資叫做「Beta Round」,以及該如何挑選適合的專案投票?
開門造車
Gitcoin 是一家和區塊勢同期的公司,都在 2017 年進入區塊鏈領域。
Gitcoin 的創辦人 Kevin Owocki 早在 2008 起就在許多科技新創負責技術工作,一路當到工程主管、技術長。但他發現,團隊打造的產品有很大一部分都得歸功於網路上的開源軟體,招募新人來「從頭造輪胎」的效益不高,甚至是產生負面效果。因此,在工作上他更傾向「開門造車」。
於是 Kevin Owocki 打造了第一套 Gitcoin 原型產品,後來稱為 Gitcoin 賞金(Gitcoin Bounty)。它的功能類似線上外包平台,例如 YouTuber 可以懸賞 100 USDT 請人為影片上字幕,或是企業請人替開源軟體加上新功能。但這套模式太像是零工經濟的媒合,不符合開源軟體的工作文化。因此,他又繼續做了 Kudos、Gitcoin Grants 等產品。
Kudos 就是一種 NFT,算是陽春版的 Hypercerts2 —— 以象徵榮譽感的徽章吸引人們貢獻所長,最後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事後來看,絕大多數人拿到徽章之後都只能自己收藏,沒有其它衍生效益。反倒是 Gitcoin Grants 做得相當成功,當時它率先採用多數人都有聽沒有懂的平方募資法(QF)來分配資金。
最初 2019 年的第 1 輪 Gitcoin Grants 總配捐資金只有 2.5 萬美元,卻吸引 200 筆小額捐款參與資金分配。後來小額捐款越來越多,400 筆、2,000 筆、5,000 筆,時隔一年之後,第 5 輪 Gitcoin Grants 已經吸引高達 8,000 筆捐款。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平方募資法就是一套只要用零錢投票,就能幫助專案獲得資金配捐的神奇機制。
與此同時,願意慷慨解囊、捐贈配捐資金給 Gitcoin Grants 的機構或個人也越來越多,希望能夠為 Web3 和公共財發展盡一份心力。
Gitcoin Grants 一炮而紅,至今已經完成 17 輪的資金分配,成為 Gitcoin、平方募資法的代名詞。只不過隨著 Gitcoin Grants 配捐的資金越來越多,規模化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平台走向工具
最令人頭痛的是殭屍帳號,或稱為女巫攻擊(Sybil Attack)。
當 Gitcoin Grants 的配捐資金越來越多,「社會駭客」也隨之而來。他們尋找的不是程式碼漏洞,而是規則漏洞。既然平方募資法講究「人多比錢多更重要」,社會駭客就會想辦法創建大量殭屍帳號,幫助自己的專案獲得資金配捐。
除了打擊殭屍帳號,Gitcoin Grants 還得人工篩選每個專案是否正當,且符合公共財定義。否則輕則引發爭議,重則違反法律規範。此外,公共財的募資機制越來越多。之前區塊勢才剛參與 RetroPGF3,現在又有平方募資法。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新的機制問世,彼此競爭。
面對這些問題,Gitcoin 的方法是從(中心化的)平台走向(去中心化的)工具。
Gitcoin 非常清楚,如果不走向去中心化,很快就會和中心化社群平台一樣「左右不是人」,若監管單位介入還會更麻煩。Kevin Owocki 在 2022 年 3 月提出 Grants 2.0 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將原本 Gitcoin Grants 平台上的功能模組化,拆分成不同的協議,方便隨時重組。
未來人們可以像是組合樂高積木一樣,將 Gitcoin Grants 當成是贈款(funding)的基礎磚,搭配各自情境需求組合出獨特應用。
舉例來說,以往 Gitcoin 得自己想辦法在中心化平台內識別殭屍帳號,抓得太鬆或太嚴都會有人不滿意。但未來每個想舉辦贈款的企業,都可以自己挑選適合的身份識別工具,再與 Gitcoin Grants 組合在一起即可。去中心化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人們能按照各自需求,組合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對現況不滿意?不妨自己再造一個。
Gitcoin 也不須再「獨斷」哪些才算公共財,更不一定要與平方募資法綁定。以後就算是由 Optimism 舉辦的 RetroPGF,也可以直接使用 Gitcoin Grants 的前端網站、身份驗證模組。
最終,Gitcoin Grants 會變成是像「菜刀」一樣的存在。人們要拿去怎麼使用,Gitcoin 都管不著。如果有人用菜刀犯案,工匠師傅不會被抓去關。
只不過,從中心化平台過渡到去中心化協議並不容易。就像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除了基礎功能相同之外,多數的程式碼都無法重複使用,必須從頭來過。看在多數使用者的眼裡,Gitcoin 無疑是在自廢武功。尤其是對老用戶來說,過去 3 年間已經逐漸熟悉的介面和功能現在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不免會抱怨:「以前這些都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了?」
去中心化版本的 Gitcoin Grants 在 2023 年 1 月首次問世,稱為 Alpha Round。這次是第二次採用去中心化的基礎建設來舉辦募資,才會稱為 Beta Round。
Beta Round
如果你已經決定要投票給區塊勢,只要點擊這個連結,就可以在畫面右方加入購物車。但如果沒有事先完成 Gitcoin Passport 的身份認證,你的零錢捐款就無法發揮投票效果。
Gitcoin Passport 是 Gitcoin 為了解決殭屍帳號問題而打造的身分認證機制4。參與者每完成一項身分認證,就能拿到身分積分。這輪 Gitcoin Grants 僅開放身分積分在 15 分以上的使用者參與投票,低於這個分數等同於被歸類為機器人 —— 專案可以拿到你的捐款,但無法拿到配捐資金。
這輪 Gitcoin Grants 總計有 125 萬美元的配捐資金,分配給氣候變遷、開源軟體、ZK 技術、社群教育和基礎建設等 5 大主題。區塊勢是在社群教育類共 204 個專案的其中之一,搜尋區塊勢或 Blocktrend 都能找到。
但除了區塊勢之外,還可以投給哪些專案?
有別於之前舉辦的 RetroPGF 模擬投票5,是「事後」追認影響力的贈款。當時最理想的選擇是投給自己有在使用,而且已經在特定領域發揮一定影響力的產品或服務。但我對 Gitcoin Grants 的投票標準會比較寬鬆,除了會投給自己有在使用的產品之外,還會支持理念相近但還沒有亮眼成績的專案。
「飛地出版社」就是一例。我曾在〈以 NFT 重新定義數位出版6〉提到電子書與 NFT 書的差異。
「傳統」電子書為了解決盜版問題,強制電子書必須與特定閱讀器綁定。使用規則比紙本書更嚴苛,連朋友借閱都得看閱讀器的臉色。
NFT 是開放與封閉之間的權衡。在技術上,NFT 書的內容可以自由流通。我下載書的 PDF、ePub 檔後再轉傳,你就算不花錢,也可以獲得相同內容。但只有付費的人,才能拿到專屬的 NFT。內容開放但社群封閉,讓內容能夠流通,付費讀者又能找到同好。
「飛地出版社」就是替創作者出版 NFT 書。雖然目前才剛起步,但我會因為認這個同理念而捐款。
每次捐款的金額不必多,只要公車、捷運錢就好。平方募資法的重點在於以零錢投票幫助專案獲得配捐資金,而不是捐款本身。人多比錢多更重要。如果有多餘的資金,不如轉給身邊的朋友,邀他一起參與投票會更有幫助。
到目前為止,或許大家都還感受不出 Beta Round 的不方便。直到你按下結帳的那一刻。
這一輪 Beta Round 僅開放人們以 DAI、ETH 兩種加密貨幣參與投票。此外,也僅限使用以太坊主網(mainnet)送出交易,不支援其它第二層網路例如 zkSync 或是 Optimism。這可說是 Beta Round 的最大弱點,也是讓許多捐助者怯步的最大障礙。
雖然目前以太坊的礦工手續費已經遠低於牛市時期的天價,但仍然稱不上親民。每一筆交易的礦工手續費仍要 4 美元左右。假如我同時捐款 3 美元給 4 個不同專案,共捐款 12 美元,但送出交易的手續費就要 4 美元,總共要支付 16 美元,手續費就佔了 1/4。
以往中心化版本的 Gitcoin Grants 會支援 zkSync 付款,能有效降低捐款手續費至 10 元台幣甚至更低。但這輪去中心化版本的 Gitcoin Grants 仍不支援第二層網路,就會影響人們以零錢小額投票的意願。即便錯過這次也沒關係,Gitcoin Grants 每季都會推出一次。人們的每一筆零錢投票都是在支持公共財發展,讓網路上有更多由公共資金支持的公開內容。
區塊勢是由讀者付費訂閱來維持營運的獨立媒體。如果你覺得區塊勢的文章不錯,歡迎你分享這篇文章或是到會員成立的 Discord 參與討論,或收藏 Writing NFT 將這篇文章加入自己的 Web3 紀錄。
此外,也請大家推薦區塊勢給親朋好友。若想查閱區塊勢過往的出刊內容,可以參考文章列表。有鑒於常會有讀者寄信來問我推薦碼,因此我將它們整理成一頁。歡迎大家使用。
現在 ETH 主網 gas 已經超過 10u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