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有些人在這週可說是雙喜臨門。
不僅台灣政府宣佈普發 6,000 元現金給所有國民,以太坊的第二層網路(Layer2)Arbitrum 也在上週宣布發行治理代幣 $ARB,並空投給過去一年曾經透過錢包操作 Arbitrum 鏈上應用的參與者。只要到 Aribitrum 基金會網站連接錢包,就會自動顯示你是否滿足空投條件、能領取多少 $ARB。

區塊勢曾在 2022 年 4 月邀請 Arbitrum 的亞太區負責人 Nina Rong 錄音1。雖然在訪談時 Nina 說公司嚴格禁止公開討論 Arbitrum 是否會發行代幣,但去年 Optimism 發行 OP 代幣之後2,區塊勢就寫了一篇文章告訴大家3,Arbitrum 發行代幣指日可待,甚至稱這是空投的「送分題」。
但當時我也沒想到會拖這麼久。從結果來看,Arbitrum 是用了一整年的時間在策劃一場「精準空投」。這篇文章討論 Arbitrum 發行代幣的意義,以及這場精準空投如何執行?
去中心化
媒體對 Arbitrum 發行治理代幣的報導普遍著重在幣價的預測,這不免令圈外人覺得幣圈又在「憑空印鈔」,造就新一批少年幣神。雖然這樣的認知是倒果為因,卻是社會大眾對於加密貨幣的普遍印象,也反映出過往治理生態、空投機制的不健全。根據 Arbitrum 的敘述:
我們建立 Arbitrum 的首要原則是安全地擴展以太坊,而這也是推動區塊鏈邁向去中心化的主要力量。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密不可分。建立一個安全且去中心化的 Layer2 需要消除任何中心化的控制方,才能讓區塊鏈以無需信任的方式運作。
但我們不能把「鑰匙」丟掉。如果丟掉鑰匙,未來區塊鏈就無法升級。若我們在不放棄升級的情況下,又想刪除中心化控制方,就得建立 Arbitrum DAO 並透過 $ARB 代幣將權力分配給社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發行代幣。
理論上 $ARB 代幣沒有直接的經濟價值。治理代幣與公司股票不同,持有者既不是股東,Arbitrum 也不會根據營運績效發放股利。每一顆治理代幣本質上就是一張選票,可以在 Arbitrum DAO4 舉辦「公投」時共同決定區塊鏈的發展方向。但大家平常上班就已經夠忙了,誰還有空當「數位義工」參與鏈上治理?
因此,許多人拿到治理代幣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賣掉,當成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但 $ARB 之所以能賣錢…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