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2023 新年快樂!今年的出刊行事曆已經出爐1。除了國定假日之外,我同樣會在年中、年末分別安排一段休刊期,讓自己能在寫作路上走得更長遠。事病假和去年一樣維持 5 天不變。
另外,也請大家幫忙填寫 2022 內容滿意度問卷,幫助我更加瞭解會員期待。我也會從已經填寫問卷的會員中,選出 2 位幸運兒,贈送 CoolWallet S 和 CoolWallet Pro 冷錢包當成感謝。進入正題。
新的一年,從一則 1985 年的《PLAYBOY》雜誌專訪開始,主角是已故的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內容討論的不是腥羶色,而是科技趨勢。
買電腦是信仰
回到 1985 年,當時個人電腦還不普及。每台蘋果電腦要價 3,000 美元,只有少數人買得起。但即便家裡買了電腦,多數人也都沒上過電腦課,不知道如何操作。更不要說想像電腦將會如何改變日常生活了。
記者問賈伯斯:「顯然你相信電腦終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但你要怎麼說服那些質疑者?」
賈伯斯回答:「電腦是我所見過最不可思議的工具。它可以是書寫工具、繪畫工具、通訊中心、超級計算機或是文件管理器,它集這些功能於一身。只要給出指令,它就能開始工作。它會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有些是自動化,有些是開拓新的可能。隨著電腦持續發展,能替我們做的事還會越來越多。」
現在大家都知道電腦幾乎無所不能,硬是將功能一一列舉感覺有點傻。但在 1985 年,賈伯斯所列舉的每項功能都分別需要不同的工具,光是將這些功能放在一起就是不可思議的創新。
遇到陌生、難以理解的事物,多數人都會想從原理問起。記者問:「電腦如何運作?」
賈伯斯回答:「電腦很單純。假如你只知道最基本的前後左右方向,我要告訴你咖啡廳的洗手間位置,就必須用非常精確的方式描述路線 —— 從座位側身走 2 公尺,停止。伸出左腳並將身體重心往前,再向前移動 3 公尺。如果你能比其他人快 100 倍的速度理解並執行指令,你就會是魔術師。你只要彈指一下,奶昔就會出現在桌上,讓我驚嘆不已。但其實你是以飛快的速度跑去拿了一杯奶昔回來放在桌上,只是我還來不及反應,事情就完成了。這就是電腦在做的事。實際上人們不需要知道電腦如何運作。就像多數人對汽車變速箱的原理一無所知,仍然能開車。」
賈伯斯用日常生活的例子,描述現在軟體工程師每天都在做的事。不過,那是一個以紙本作業為主的時代,大家還需要更具體的使用場景才能想像電腦的好處。這就難倒他了。
記者問…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