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交易所透明化:第三方查核、資產儲備的 DNA 證明

交易所透明化:第三方查核、資產儲備的 DNA 證明

#491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Nov 21, 2022
∙ Paid
19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交易所透明化:第三方查核、資產儲備的 DNA 證明
Share
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兩週前 FTX 向法院聲請破產重組並進入法律程序,FTX 的實際營運狀況才首次被攤在陽光下供大眾檢視。簡單來說,FTX 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未來這段時間,媒體肯定會持續追蹤法庭的最新動態,告訴大家 FTX 在倒閉前的營運狀況究竟有多糟糕。追究這些人的法律責任固然重要,但如果要避免未來類似事件再度上演,提升交易所的營運透明度才是釜底抽薪。

上週我在文章裡指出1,交易所的營運透明化將是未來的大勢所趨,而最極致的透明就是用戶自己持有資產。但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金融就像是光譜的兩端,中間還有很多「油電混合車」的折衷做法。這些做法早在 2011 年就已經有人提出,但 10 年過去,卻只有少數交易所完全落實。

這篇文章會先討論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哪些可行做法,以及未來人們在挑選交易所的時候可以如何趨吉避凶?

透明度

說來荒謬,在 FTX 事件發生之前,多數人只能憑網路聲量、公關行銷活動來判斷哪家交易所更可靠。但這並非不理性。

在人們無從得知交易所實際營運狀況的前提下,能買下球場冠名權、找名人代言,甚至拯救了破產公司都是富有的象徵。大家都相信有錢的公司比較不會出事。因此,把資產放在 FTX 就被投資人歸類為低風險的選擇。現在人們認為幣安不會有問題,也是基於相似的理由。

在 FTX 的謊言被一一拆穿之前,不要說個人無法識破 FTX 的精美包裝手法,就連曾經對交易所進行數個月盡職調查的專業投資機構也看不出問題。

這是缺乏透明度的結果,現在人們普遍預料美國政府對交易所的監管措施將會更加嚴格。只是監管不是萬靈丹。政府未必比投資機構更懂行,法律也有管轄範圍限制。

以 FTX 為例,他們早就想出一套應對方法,將使用者拆分成美國人與非美國人。美國人使用 FTX.US 平台,非美國人則使用 FTX International 平台。在刻意經營的形象之下,外人難以得知 FTX 真實的營運狀況。

加密貨幣沒有國界,許多交易所會將營運總部設在太平洋島國,甚至是元宇宙。若想避免類似事件重演,最好的方法恐怕不是期待單一政府介入監管,而是用戶基於公開資訊有意識地主動篩選 —— 只使用足夠安全的交易所。

在 FTX 事件中,足夠安全指的就是交易所不會擅自挪用用戶資金。確保交易所的資金儲備,隨時都高於對用戶的負債。即便所有用戶都約好同一時間到交易所領錢,交易所也不至於被領垮。

在傳統金融領域,即便是在金庫內架設監視器,也很難發…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