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這是區塊勢第 700 期內容。呼 —— 我要先謝謝你,再謝謝我自己。最近我重新修改了區塊勢的「關於」頁面:
這裡沒有廣告,服務的是你。傳統媒體靠廣告賺錢,在乎的是流量,不是讀者;區塊勢採付費訂閱,在乎的是讀者,而不是流量。每週出刊 3 則新內容,不靠聳動標題搶眼球,靠紮實內容累積信任。讓你每次打開文章,都能看見新鮮有趣的故事,讀到值得思考的觀點。如果你也希望這樣的內容長久存在,歡迎付費訂閱。共同撐起這份不靠廣告、專注內容、尊重讀者的媒體。
有你的支持,才有這份媒體。進入正題。
終身會員
為慶祝區塊勢出刊第 700 期,無論你是免費讀者還是付費會員,現在都可以用 700 美元升級為終身會員。升級後,你的訂閱狀態在後台將顯示為 Lifetime(一輩子)。另外,我會製作一款專屬的終身會員 POAP,發到你的錢包,作為紀念與認證。
這個方案最初是我在 2021 年,也就是第 400 期時的突發奇想。當時想用一個特別的方式紀念這個里程碑,才將終身會員價格訂為 400 美元,並開玩笑說可能在第 500、600 期時再次推出,價格會相應調整。
原本我以為大家會當成笑話看 —— 畢竟區塊勢當時才成立滿四年,連我都不確定再五年後自己還在不在幣圈。沒想到結果出乎我的意料,有將近十分之一的會員都在 400 期時選擇升級終身方案。我還開玩笑說,這證明了人類消費有多麼不理性 😂 沒想到接近 500 期的時候,竟然還有人來信詢問會不會再推出終身方案。
弄假成真,終身方案就這樣成為區塊勢的傳統。每隔 100 期推出一次,價格也依期數調整。這次是第 700 期,價格就是 700 美元。
升級活動到 6 月 24 日(二) 24:00 截止。或你也可以等 800 期再說。
700 的感覺
完成 700 篇文章是什麼感覺?我想到一個大家都能試試看的小遊戲:
你可以挑個週末午後,試著從 1 數到 700。但有個規則 —— 每隔兩分鐘才能數下一個數字。因為每篇文章平均就是花兩整天完成。這個遊戲模擬的是每次數字增加,背後都有時間積累。為了維持節奏,你可能需要設定鬧鐘。否則很容易就錯過了。中途也許會有雜事打斷你,但你得想辦法回來繼續數。必要時,也可以「請個假」,之後再接著數。
我建議你只要數到 10 就夠了,這樣也要花 20 分鐘,但已經能感受那種「走一小步都不容易」的狀態。當然,我寫文章比數數有趣多了。這個小遊戲,可以讓你一起體會把數字慢慢往上推的感覺。過程中有越多挑戰,這個數字就越有價值。從第 600 到 700 期,是我成立區塊勢以來第二次想休息的時刻。文章開頭的那一聲「呼」,就是想表達那種「不管怎樣,我還是爬過來了」的感覺。
最近市場變得有趣,相信從選題和內容你就可以感受得到。但幾個月前,氣氛完全不同。我稱那段時間為「虛胖」:幣價在漲,多數應用卻奄奄一息。市場呈現兩極化,不是垃圾幣炒作,就是還沒落地的技術。每週我都要花更多力氣,才能從一堆雜訊中挖出值得寫的應用與故事。
最難熬的是那些好不容易找到的內容,當時也沒多少人在意,再具體的案例、再有趣的技術,都像是在對空氣說話。一個人改變不了市場風向,只能繼續寫下去。直到最近,美國監管開始明朗,新一輪應用創新也慢慢回來,區塊勢才又迎來一批新讀者。
說來有趣。最初我以為訂閱數跟幣價無關,畢竟我寫的是應用和趨勢,而不是幣價和喊單。直到 2021 年牛市,訂閱數跟著上漲,突破千人,我開始改口,承認幣價還是有影響的。不過幾年下來,我又重新相信,真正吸引訂閱者的還是內容本身。尤其是應用越活躍,且越貼近日常生活的時候。
區塊勢的訂閱起伏比一般科技媒體更大,這不意外。區塊鏈本身就是波動大的市場,讀者的加入或退出,也常受情緒與行情影響。這讓我慢慢意識到讓區塊勢穩定存在的原因,其實不是「我撐下來」,而是「有人撐著我」。這群人裡多數都是長期訂閱支持的個人,但這兩年也開始出現另一種角色:眼光更長遠、有組織思維的團體與企業。
企業訂閱
訂閱制買的是未來內容,最重要的是信任。終身訂閱方案受到歡迎,反映的是部分會員對區塊勢內容品質的一致與延續性有相當信心 —— 相信即使五年、甚至更久之後,區塊勢仍然能維持,甚至提升水準。這是我最珍惜的事。
企業訂閱,就是希望對應這份信任,同時也成為區塊勢面對下一輪市場週期時的結構性支撐。過去我們仰賴的是口耳相傳、互相推薦,建立的是個人間的信任;但現在,你不只可以為自己買單,還可以為組織買單。就像有大量機構投資的價值股,股價通常比較穩定;由散戶主導的迷因股,則容易出現短期內大幅波動。區塊勢從個人訂閱(迷因股)出發,如今開始引入企業方案,目的是為了強化這份內容的營運韌性。
從這期開始我將限量開放 10 組企業訂閱方案。每組年費 5,000 美元,可管理最多 100 組帳號。相當於半價。由團隊自由使用與分配,不需透過我授權。無論是企業內部需要穩定的資訊來源、投資社群分享,或作為研究機構的共用資料庫,都能成為這份內容延伸出去的一種形式。
我也不希望企業訂閱影響內容選題。這次僅開放 10 組,並統一訂閱金額。避免過度集中或出資金額不均,對區塊勢的選題或走向產生影響。我希望這成為一種穩定、透明、彼此尊重的合作機制,讓這份內容能盡可能保持去中心化 —— 也就是,以讀者為中心。
無論你是在哪一期加入的讀者,謝謝你一路看著區塊勢長大。多虧有你撐著我,才讓我撐了下來。
恭喜達成這一難得的里程碑!記得科技導讀都沒能達到這出刊數!
我是從科技島讀在2018/1/25的報導得知區塊勢,我還留著那封email,
我Gmail inbox總共有367封是從區塊勢email(blocktrend at substack.com)寄出的,
最早一封的email主題是"EP31. 穩定幣背後的商業佈局",現在回頭看覺得明恩做的分析真的是先趨!
congrats! 700 期不論人生或是事業都是一大里程碑,恭喜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