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被我搞砸的三件事

#682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Apr 10, 2025
∙ Paid
21
6
1
Share
Upgrade to paid to play voiceover

嗨,早!

連假回來之後,全球經濟一片混亂。股價、幣價連續幾天下跌,相信大家都沒心情看認真的主題。就連會員小聚報名情況也受到波及。這讓我想起幾年前曾參與過的《搞砸之夜》(Fuckup Nights)。每位講者都要分享自己搞砸的慘痛經驗,結果卻非常舒壓。因為看到別人搞砸,就會覺得原來不只我這樣?

區塊勢從 2017 年成立至今即將屆滿 8 年,被我搞砸的事情也不算少。我就趁這篇文章向大家自首那些被我搞砸的事。

越努力越少人

成立區塊勢那年,我還在服兵役。從一開始,我就為自己訂下每週 3 次更新的出刊節奏。初期在 Medium 推薦演算法、搜尋引擎 SEO 推波助瀾之下,很快就吸引大量訂閱者加入。這讓我有信心在退伍之後,全職投入區塊勢。

區塊勢在 2018 年初正式開張,以付費訂閱制開始營運,也成功吸引第一批會員加入。然而幣價也在那年開始崩跌,ICO 專案一個接一個跑路。從事後來看當然知道那是熊市。但當時我是初次經歷,對牛熊循環毫無概念。只從後台看到開信率越來越低,也開始有人退訂。這讓我很焦慮,得找個方法拯救。

我的想法是:既然每週 3 篇不行,那就每週 5 篇吧!有段時間區塊勢真的是每週出刊 5 篇新內容。不僅有文章、Podcast,每週還有一篇「總複習」。原本以為提供滿滿的內容,肯定是相當物超所值。結果開信率跌得更快、訂閱也毫無起色,增加的只有我的工作量。越寫越懷疑人生。

後來做了幾次讀者訪談,才理解內容是越精準越好。寫越多,價值反而越低。當然也有些人沒有主動退訂,是信用卡到期、遺失卻沒注意到訂閱停掉了。這才讓我決定停止「自殺」,把每週 5 篇改回 3 篇。否則區塊勢可能寫不了多久。它讓我學到兩件事:

  1. 寫得少比寫得多,更有價值

  2. 提醒確認信用卡,比努力寫文章更重要 😂

下一件我搞砸的事,是區塊勢透過 OurSong 發行的中心化 NFT。

跟平台陪葬的 NFT

三年前 NFT 剛開始流行,只是基礎建設沒跟上。雖然當時已經有鏈上交易市集 OpenSea,但以太坊 gas fee 太貴。如果不是能賺錢的投資型 NFT,根本無法吸引人們豪砸幾千元 gas fee 買入。

OurSong 是當時的救星。它是中心化交易所。雖然人們買賣的是 NFT,但因為交易通通都發生在平台內,解決了 gas fee 問題。當時我看準 OurSong 操作成本低廉,宣布在 OurSong 發行文章 NFT 供讀者購買收…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