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上個月我宣布要在 9 月舉辦會員小聚、Base Meetup。當時我覺得 9 月是很久之後的事,應該沒問題吧。我錯了。眼見時間越來越近,最好是先來跟大家說聲抱歉。時間我再另行公布。這篇文章討論三起事件,先從最輕量的開始。
PayPal 支援 ENS
我注意到這則新聞,是因為錢包裡的 ENS 代幣價格忽然漲了一波。根據報導:
ENS 實驗室週二宣布,Paypal 和 Venmo 已經把以太坊域名服務(ENS)整合進支付平台 ... 現在 Paypal 和 Venmo 用戶轉帳加密貨幣時,可以直接輸入收款者的 ENS 名稱,支付平台將自動識別與 ENS 連結的錢包位址。ENS 實驗室表示,新功能將降低 Paypal 和 Venmo 上的加密交易出錯的風險
ENS 的重要性相當於網址。沒人記得台灣大學的 IP 位址是多少,但多數人看到 ntu.edu.tw 就知道是台大網址。同樣道理,我的以太坊錢包地址已經用了 5 年以上,慚愧的是我仍然只記得是 0x36f 開頭。沒有 ENS 的以太坊,就像是沒有網址系統的網路,要記住強人所難。幸好我每年花 5 美元租下 mnhsu.eth 的使用權,再把它和 0x36f 綁定在一起。從那之後,我就只要記得 mnhsu.eth 就好。才怪!!!
真實狀況是,看得懂 ENS 的應用還不多。如果我要從交易所提領 ETH 到自己錢包,在收款者欄位填入 mnhsu.eth,系統只會顯示這坨東西我看不懂。
這是因為區塊鏈不是中心化系統。蘋果推送 iOS 升級之後,隔天所有應用都能支援新功能。但區塊鏈還得看各家錢包、交易所、開發商自行決定是否整合。這就陷入雞生蛋,蛋生雞問題。整合 ENS 不困難,但對交易所老闆來說,如果使用人數不多,就不會是最優先的工作。使用者想的是,如果具體用途不多,為什麼每年要花 5 美元租一個沒用的 ENS 域名?
總得有人出來打破僵局。但 PayPal 支援 ENS 域名也顯得有點諷刺。「全職」服務幣圈用戶的交易所幾乎都沒整合 ENS,反倒是「兼職」的 PayPal 積極投入區塊鏈基礎建設。
如果要了解像 ENS 這樣的以太坊基礎建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來,那你不能錯過下週全球首映的紀錄片《維塔利克:一段以太坊故事》(Vitalik:An Ethereum Story)。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