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以太坊第二層網路的龍頭 Arbitrum 在 3 月宣布空投治理代幣 ARB 給過往用戶,並成立鏈上自治組織 Arbitrum DAO,由代幣持有者共同參與治理。目前 ARB 市值穩居全球前 50 大幣種。
雖然投資者最關心的是幣價,但越來越多人注意到,幣價表現會受 DAO 運作的影響。上週由 Arbitrum 基金會主導的第一項治理議案就引發爭議。即便最終這項議案被 DAO 以 76% 的反對票否決,但 ARB 幣價已經下跌。這篇文章會先說明 Arbitrum DAO 如何運作,再討論這起鏈上治理爭議的前因後果。
Arbitrum DAO
上週在一場論壇會後,有位初次碰面的阿伯和我聊到加密貨幣空投,他說:「雖然我領過一些空投,但始終搞不懂那到底是什麼。感覺像是在發糖果,一種炒作的手段?」
幣圈有許多人都和這位阿伯有相同疑惑,不明白這些區塊鏈專案成立 DAO、發行治理代幣的意義為何。畢竟比特幣、以太坊沒有 DAO 和治理代幣,不也都好好的嗎?除了去中心化這種「公民課本式」的回答之外,Arbitrum 在文件裡具體指出實務上成立 DAO 的必要性:
Arbitrum 有一套「區塊鏈擁有者」的概念。他們就像是區塊鏈的管理員,負責管理系統的升級和改動。以備未來 Arbitrum 的升級需要,或因應無法事前預料的狀況發生。
但以太坊本身沒有明確的「擁有者」,以太坊的升級是由社會共識決定。當人們想要升級以太坊時,他們得說服營運以太坊節點的人更新、升級軟體。只要足夠多節點升級,而且人們持續使用,那套區塊鏈就是「正統的以太坊」。
以太坊今天正好要進行一次大升級,解鎖人們過去幾年用來參與 PoS 抵押挖礦的 ETH。在這種大升級之前,以太坊都會進行多次彩排演練,一方面是確認流程沒問題,但更重要的是「民意調查」—— 確認有足夠多的節點願意支持這次升級,否則每個節點執行互不相容的軟體,區塊鏈就硬分叉(hard fork)了。
但 Arbitrum 沒辦法像以太坊一樣隨意分叉。Arbitrum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第二層網路。如果未來 Arbitrum 要升級程式碼,不只是要升級 Arbitrum 的節點,連部署在以太坊上的智慧合約都要一併升級。以太坊節點可以有不同軟體版本,但 Arbitrum 與以太坊溝通的智慧合約只有一份。無法容忍歧見。因此 Arbitrum 必須有一套更嚴謹的治理機制,幫…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