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早!
幣圈熊市來了。熊市有兩大構成要件:
資產價格從高點下跌 20% 以上
市場投資情緒低落
比特幣價格距離 2021 年 11 月的歷史高點已經下跌超過 50%,但市場投資情緒好壞比較難有客觀標準。
CNN Money 就曾開發出一套恐懼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將瞬息萬變的市場投資情緒簡化成 0 到 100 的數字。數字越小,代表市場越恐懼。反之,代表市場越貪婪。有人將同一套方法搬到幣圈,現在得出的數字是 13 分。換言之,幣圈正處於極度恐懼狀態。
過去這段時間,可能有些人和我一樣都眼睜睜看著資產快速蒸發。曾經以為自己擁有的財富,現在都已經離你而去。網路上瀰漫著濃濃的悲觀情緒,彷彿幣價再繼續下跌,最後直接歸零也不是不可能。
這篇文章討論該如何度過這個幣圈寒冬,以及熊市中有哪些投資方法。
網路的原罪
信仰是戰勝恐懼的利器。如果要建立對區塊鏈的信仰,可以從瞭解網路(Internet)的發展歷史開始。
網路誕生於 1969 年。當時正值美蘇冷戰,美國國防部擔心,如果戰爭開打,軍事指揮中心被蘇聯癱瘓,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必須建立分散的指揮系統 —— 即便指揮中心被摧毀,分佈在各地的軍事單位仍然可以繼續通訊。
由此可見,網路的原始設計就是去中心化,並用來解決遠距資訊傳遞的難題。只不過,這個去中心化的網路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參與,只有特定的政府機關、學術機構才能使用。這使得其它被排除在「網路」之外的組織與國家,也開始紛紛成立自己的新網路。
當時的網路就像是現在的區塊鏈。每個網路各自獨立,彼此難以互通。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也開始思考如何打通這些獨立的區域網路。有了 TCP/IP 與 WWW 之後,網路也才慢慢成為現在人們熟悉的樣貌。說起來輕鬆,但卻是至少 20 年的累積。
下方這段影片就是 1993 年 CNN 對當時網路用途的簡短報導。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