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Hop Protocol:替你省錢、省時間的以太坊 Layer 2 跨鏈橋

Hop Protocol:替你省錢、省時間的以太坊 Layer 2 跨鏈橋

#445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May 10, 2022
∙ Paid
4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Hop Protocol:替你省錢、省時間的以太坊 Layer 2 跨鏈橋
1
Share

嗨,早!

上週以太坊的 Layer 2 跨鏈橋 Hop Protocol 宣佈發行治理代幣,並空投給之前的使用者。多數人對 Hop Protocol 都很陌生,遑論拿到空投。我也是近期開始研究 Layer 2,才逐漸理解 Layer 2 的設計缺陷與 Hop Protocol 的創新之處。

這篇文章從現況出發,討論未來人們使用 Layer 2 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 Hop Protocol 如何超前部署。

七天挑戰期

之前區塊勢曾介紹過 Optimism 生態系,鼓勵大家動手嘗試以太坊 Layer 2。但我卻少說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如果你想要從 Optimism 將加密貨幣轉回中心化交易所或以太坊區塊鏈,那你得多等待 7 天才會到帳!

在這 7 天之內,你的加密貨幣無法在 Layer 2 上使用,資產餘額也不會顯示在交易所帳戶或以太坊錢包。這些錢就像是透過銀行跨國轉帳一樣,卡在半路上動彈不得。

這並非 Optimism 的處理速度太慢,也不是交易所或以太坊的問題。而是為期 7 天的「挑戰期」(challenge period)設計。根據 Optimism 的敘述:

使用者在 Layer 1 與 Layer 2 互轉資產的過程中,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是從 Layer 2 將資產轉回 Layer 1 時,中間至少會有一週的時間無法動用這筆錢。換句話說,從 Layer 2 發送的錢得在一週之後才會在 Layer 1 收到。我們將這段時間稱為挑戰期,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面,人們可以透過「過失證明」(fault proof)來挑戰交易。

我曾用下圖來說明以太坊 Layer 2 技術名詞之間的相互關係。

針對以太坊的塞車問題,目前有許多解法。有人犧牲去中心化,也有人調整共識演算法。而 Layer 2 則是以太坊社群公認兼具安全、去中心化與運作效率的最佳方法。

它把以太坊的原始功能拆開來,由 Layer 1 負責安全性、Layer 2 負責在鏈下(以太坊之外)處理交易。兩者各司其職。若使用者的交易都先經過 Layer 2 處理,最後才被壓縮打包放到 Layer 1 上儲存。以太坊就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更多交易。

只不過,代價是每次從 Optimism 提領資產都得多等待 7 天的挑戰期才行。

這是因為 Optimism 終究是另一條區塊鏈。以太坊天高皇帝遠,未必知道使用者在 Layer 2 裡面搞…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