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真是講得太清楚了 !!
不過ETC還不算是僵屍鍊,Coinbase還有收ETC哩,ETH社群活躍光芒四射蓋過了ETC,下次明恩分析一下ETC,看是不是能用ETC占卜一下EIP1599的吉凶^^
感謝感謝! 我再來試試 ETC,如果有新發現會寫文章討論它~~
解釋的好棒!終於對事情來龍去脈有概念了!
感謝感謝!網路上支持和反對派還有更多進階論述,只是文章篇幅有限,而大家的時間和耐心也有限 😆
真的寫得很棒!本身沒什麼在關注無聊猿,因為今天無聊猿的文章順勢一口氣看了不少篇相關推薦以前還沒follow到的文章,能非常系統性的對新生態的機會和問題有初步了解,好厲害👍
本來還擔心今天文章可能寫太淺,看到這個留言我就安心了。謝謝🙏
在經濟誘因那邊有些地方沒有懂想請教明恩:當以太坊壅塞的時候,基本手續費的漲跌是是根據以太坊上的「交易請求」的多寡,還是包含了「流量」的多寡(買家+賣家+礦工) ? 買家和賣家的流量本身就是構成交易請求量的基礎,但文章提到當以太坊壅塞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更多的礦工,那除非更多礦工的進入,讓基本手續費有了不必要的上漲幅度,才會有需要把這個幅度歸還給使用者的動機。
如果礦工的流量會影響,是什麼讓提案者認為「銷毀」會是一個比較周延的作法?其他做法例如用設定一個x交易需求量只能對應到y礦工數量的上限,因為文章有提到越多礦工就越安全,只是我們沒有把安全需求量化,所以無法衡量目前的交易量,多少礦工才能確保安全。或者乾脆取消基本費,反正都是要銷毀。不取消基本費可能還是跟安全性有關嗎?
如果說以太坊是水管,那交易量就是水流。水流的來源就是買家、賣家的交易操作。
當交易量變大,就像水管的水流變大。偏偏水管的口徑大小固定,沒辦法一次排出更多水。比較多礦工,並不會增加水管的口徑,而只是增加水管的厚度,讓水管更堅固。
以往的經濟誘因是,每當水流變大,負責維護水管厚度的人就能拿到更多錢(!?!?)兩者聽起來不太有直接關聯性,卻是以前的常態。理論上,應該是要讓水管口徑變大或是做些什麼事來解決眼前問題。
後來他們決定,既然口徑變大是另外一回事(透過 layer 2 和分片技術),那至少不要經濟誘因錯置,與其把那些錢給礦工不如把錢給燒掉,讓所有 ETH 持有者都能從中獲益。
之前有看過研究,就是如你所說它把安全性量化。但就像保險通常有個 CP 值最高的上限,再往上加不是沒效但就是效益太低。與其拿來獎勵礦工,不如在足夠安全性的基礎之上,再把那些錢燒掉可能效益更高。
不好意思還是不太懂 經濟誘因錯置 的意思? 看起來好像只是找個理由把礦工收入降低而已,或是換個方向請問一下,如果不修正 經濟誘因錯置 的問題,會發生甚麼結果呢?先謝謝明恩的文章
目前的情況是只要以太坊塞車,礦工就會發大財,進而吸引更多礦工加入,提供更多運算能力。
但我們把頭尾串起來看,為什麼目前的經濟誘因設計,會讓以太坊在塞車的時候,吸引更多礦工提供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更高,是讓以太坊變得更安全。但問題就在於,以太坊塞車要解決的是提升交易速度,而不是讓以太坊變得更安全。
這就是文章指出的經濟誘因錯置。而如何修正這個錯置呢?目前的解法是讓安全歸安全,速度歸速度。EIP-1559 提出銷毀基本費,是先把塞車引來更多安全性這個關聯性斷掉。速度則是得靠後續的 ETH 2.0 機制改善。
與其把手續費給 讓以太坊更安全的新進礦工(但其實不必要,因為以太坊已經足夠安全了,並且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交易速度),不如拿去銷毀使ETH的流通量降低,有利於幣價,這樣理解正確嗎?
嗯,沒錯。
不過,後者我也有看過有人會說以太坊有一條 Minimum Viable Issuance 的原則,就是如果發行 2 ETH 就足以負擔目前以太坊正常運行的所有要求,就不會發行 3 ETH 出來。
不過這條原則我沒有在以太坊的正式文件上看過,比較像是後人歸納出來有這樣的脈絡。
附上連結:https://docs.ethhub.io/ethereum-basics/monetary-policy/
總之目前的做法就是拿去燒掉,效果就如同你說,降低流通量、長期有利於幣價。
了解,感謝您詳細的回覆!
真是講得太清楚了 !!
不過ETC還不算是僵屍鍊,Coinbase還有收ETC哩,ETH社群活躍光芒四射蓋過了ETC,下次明恩分析一下ETC,看是不是能用ETC占卜一下EIP1599的吉凶^^
感謝感謝! 我再來試試 ETC,如果有新發現會寫文章討論它~~
解釋的好棒!終於對事情來龍去脈有概念了!
感謝感謝!網路上支持和反對派還有更多進階論述,只是文章篇幅有限,而大家的時間和耐心也有限 😆
真的寫得很棒!本身沒什麼在關注無聊猿,因為今天無聊猿的文章順勢一口氣看了不少篇相關推薦以前還沒follow到的文章,能非常系統性的對新生態的機會和問題有初步了解,好厲害👍
本來還擔心今天文章可能寫太淺,看到這個留言我就安心了。謝謝🙏
在經濟誘因那邊有些地方沒有懂想請教明恩:當以太坊壅塞的時候,基本手續費的漲跌是是根據以太坊上的「交易請求」的多寡,還是包含了「流量」的多寡(買家+賣家+礦工) ? 買家和賣家的流量本身就是構成交易請求量的基礎,但文章提到當以太坊壅塞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更多的礦工,那除非更多礦工的進入,讓基本手續費有了不必要的上漲幅度,才會有需要把這個幅度歸還給使用者的動機。
如果礦工的流量會影響,是什麼讓提案者認為「銷毀」會是一個比較周延的作法?其他做法例如用設定一個x交易需求量只能對應到y礦工數量的上限,因為文章有提到越多礦工就越安全,只是我們沒有把安全需求量化,所以無法衡量目前的交易量,多少礦工才能確保安全。或者乾脆取消基本費,反正都是要銷毀。不取消基本費可能還是跟安全性有關嗎?
如果說以太坊是水管,那交易量就是水流。水流的來源就是買家、賣家的交易操作。
當交易量變大,就像水管的水流變大。偏偏水管的口徑大小固定,沒辦法一次排出更多水。比較多礦工,並不會增加水管的口徑,而只是增加水管的厚度,讓水管更堅固。
以往的經濟誘因是,每當水流變大,負責維護水管厚度的人就能拿到更多錢(!?!?)兩者聽起來不太有直接關聯性,卻是以前的常態。理論上,應該是要讓水管口徑變大或是做些什麼事來解決眼前問題。
後來他們決定,既然口徑變大是另外一回事(透過 layer 2 和分片技術),那至少不要經濟誘因錯置,與其把那些錢給礦工不如把錢給燒掉,讓所有 ETH 持有者都能從中獲益。
之前有看過研究,就是如你所說它把安全性量化。但就像保險通常有個 CP 值最高的上限,再往上加不是沒效但就是效益太低。與其拿來獎勵礦工,不如在足夠安全性的基礎之上,再把那些錢燒掉可能效益更高。
不好意思還是不太懂 經濟誘因錯置 的意思? 看起來好像只是找個理由把礦工收入降低而已,或是換個方向請問一下,如果不修正 經濟誘因錯置 的問題,會發生甚麼結果呢?先謝謝明恩的文章
目前的情況是只要以太坊塞車,礦工就會發大財,進而吸引更多礦工加入,提供更多運算能力。
但我們把頭尾串起來看,為什麼目前的經濟誘因設計,會讓以太坊在塞車的時候,吸引更多礦工提供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更高,是讓以太坊變得更安全。但問題就在於,以太坊塞車要解決的是提升交易速度,而不是讓以太坊變得更安全。
這就是文章指出的經濟誘因錯置。而如何修正這個錯置呢?目前的解法是讓安全歸安全,速度歸速度。EIP-1559 提出銷毀基本費,是先把塞車引來更多安全性這個關聯性斷掉。速度則是得靠後續的 ETH 2.0 機制改善。
與其把手續費給 讓以太坊更安全的新進礦工(但其實不必要,因為以太坊已經足夠安全了,並且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交易速度),不如拿去銷毀使ETH的流通量降低,有利於幣價,這樣理解正確嗎?
嗯,沒錯。
不過,後者我也有看過有人會說以太坊有一條 Minimum Viable Issuance 的原則,就是如果發行 2 ETH 就足以負擔目前以太坊正常運行的所有要求,就不會發行 3 ETH 出來。
不過這條原則我沒有在以太坊的正式文件上看過,比較像是後人歸納出來有這樣的脈絡。
附上連結:https://docs.ethhub.io/ethereum-basics/monetary-policy/
總之目前的做法就是拿去燒掉,效果就如同你說,降低流通量、長期有利於幣價。
了解,感謝您詳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