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數位歐元(Digital Euro):一款人人都能使用的數位紙鈔

數位歐元(Digital Euro):一款人人都能使用的數位紙鈔

#308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Oct 07, 2020
∙ Paid
8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數位歐元(Digital Euro):一款人人都能使用的數位紙鈔
Share

嗨,早!

中秋節之前,區塊勢討論過數位新台幣將進入為期 2 年的試驗階段。歐洲央行也不落人後,在中秋連假期間提出數位歐元(Digital Euro)的想法,且預計在 2021 年中旬決定發行與否。

先說結論,就目前看來數位歐元和數位新台幣大同小異。只不過歐元的影響力橫跨大半個歐洲地區,因此它要處理的問題更多、更複雜,算是目前最接近 Libra 穩定幣(全球)格局的央行數位貨幣(CBDC)。

先從為什麼開始。

數位支付崛起

世界各國政府想要發行數位貨幣的主要理由都一樣 —— 因應數位支付崛起。

人們越來越常使用數位支付。疫情讓人們不想碰現金,更加速支付數位化。台灣政府推出台灣 Pay 作為數位支付工具,歐盟政府沒有開發類似服務,公民所使用的數位支付工具都是由私人企業提供。這使得政府離人們的日常消費越來越遠。不僅監管麻煩,貨幣政策也會打折扣。

有鑑於此,歐洲央行的數位貨幣小組主席 Fabio Panetta 上週開了第一槍。他在〈我們必須準備發行數位歐元〉裡指出發行數位歐元的必要性:

人們生活正在逐步數位化。數位化雖然滿足了大家對即時性的需求,卻也正在破壞我們的文化、社會和經濟結構。就連付款方式也難以倖免。

不久之前,現金是立即付款的唯一方式,也是小額支付的首選。但當前的全球趨勢是朝著無現金、非接觸的方向發展,人們越來越常以靠卡感應、手機 app 或是穿戴裝置付帳。

全球央行也開始捫心自問是否該發行數位形式的貨幣,以滿足人們對數位支付的需求。我們已經有行動支付 app 也有央行紙幣,但缺少的是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簡單來說,我們沒有數位形式的歐元紙幣。

台灣政府所推出的台灣 Pay 直接與街口支付、LINE Pay 競爭,以結果來看顯然事倍功半。目前國際趨勢並非由政府再打造另一套支付工具,而是讓政府回到本業 —— 發行(數位)貨幣,才是因應數位支付崛起的根本之道。

打造支付工具和發行數位貨幣,是兩件層次截然不同的事。前者就像是錢包,後者則是錢包裡的鈔票。

錢包的品牌與款式五花八門,但鈔票只會有一種。套用到數位世界也不例外。人們以卡片、手機 app 或智慧手錶進行交易,就像是錢包有分長夾、短夾和零錢包。

市面上的錢包選擇已經眼花撩亂,台灣 Pay 卻還來湊一腳。偏偏政府不以營利為目的,所打造的錢包難以與私人企業競爭,普及率也就拉不起來。

相對之下,貨幣發行卻是政府的獨門生意,且法律規定商家不得拒收法定…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