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如何應對監控資本主義?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如何應對監控資本主義?

#307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Oct 05, 2020
∙ Paid
16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如何應對監控資本主義?
5
Share

嗨,早!

雖然中秋連假剛過完,但國慶連假又要來了(耶)。不知道你放假的時候,滑手機的時間是比上班日更多還是更少呢?如果你也曾經想要減少滑手機的時間,卻總是沒什麼成效,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

這篇文章討論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指出的三大困境,和它背後所代表的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是什麼、人們該如何應對,以及這和區塊鏈有什麼關係?

三大困境

我很喜歡看紀錄片。紀錄片用短短幾小時濃縮複雜的社會議題。看完就能對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有基本認識。就像影音版的懶人包。

《智能社會》由知名紀錄片導演 Jeff Orlowski 執導。他的前兩部作品《追逐冰》、《追逐珊瑚》討論的是全球氣候變遷,不僅獲得艾美獎肯定,影片還被拿到白宮、聯合國和美國國會放映。影響力不言可喻。

但這次他選擇關注另一項正在發生的全球危機 —— 社交媒體 —— 並點出它帶來的三大困境,分別是:

  1. 心理(mental health):雖然推播通知、資訊牆能讓人們獲得更多消息,卻也讓人們離不開手機。

  2. 民主(democracy):雖然社交媒體讓資訊觸及更多人,卻也讓假訊息四處流竄並造成社會動盪。

  3. 歧視(discrimination):雖然演算法提供人們客製化的內容,卻也放大這些數據並讓人們更分歧。

這不算什麼新知。相信每個人都有耳聞,甚至正在經歷這些困境。

若你 20 分鐘沒看手機,可能就會忍不住拿起來檢查有沒有新通知,結果一滑就是半小時。許多人會將此歸咎於自己容易分心,但紀錄片卻指出這不是你的錯,而是科技公司高薪聘請的專業心理學家所設計的精心誘導。

換句話說,人們在面對這些誘惑時,還能靜下心來做事才不正常。

除此之外,你可能也曾聽朋友說自己的「腦波太弱」,常一不小心就手滑買網拍。紀錄片也指出這不完全是消費者容易被說服,而是演算法分析大量數據之後,推薦給他的商品實在太誘人。買下去才正常,不買才奇怪。

人們總誤以為自己不夠自律,其實這些選擇並不完全出自你自己,而是科技公司裡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刻意安排。只是大家看不見「敵人」在哪,甚至沒有意識到對方的存在。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