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勢

區塊勢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律師證書上鏈」沒解決的問題

「律師證書上鏈」沒解決的問題

#237

許明恩's avatar
許明恩
Jan 09, 2020
∙ Paid
1

Share this post

區塊勢
區塊勢
「律師證書上鏈」沒解決的問題
Share

嗨,早!

這週的三篇內容都在討論法律議題,下週會換換口味。

週二文章討論法務部將全台律師證書上鏈。光是說明法務部將律師證書上鏈的原因、將證書上鏈後能解決什麼問題,就已經寫了一篇長文。這篇文章我會繼續以律師證書上鏈為例,說明法務部還沒解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及無意解決的問題。將這兩篇文章搭配一起看,更能全面認識「證書上鏈」這項應用。

我先簡單總結上篇內容,再加以延伸。

證書上鏈的好處

法務部將律師證書上鏈帶來兩大好處,分別是:

  1. 自動化:降低驗證門檻。

  2. 去中心化:提升協作靈活度。

先說自動化。

自動化

冒牌律師猖獗,問題在於驗證眼前的人是否為律師並不容易。因為步驟麻煩,多數人寧可選擇相信直覺。科技工具能夠幫助人們降低驗證的門檻,將資訊即時送到眼前。

未來你可能只要戴上 AR 眼鏡或無線耳機,Google 就會告訴你眼前的人是誰、擁有哪些專業證照。如果覺得這個情境太過遙遠,接下來的舉例你或許會感到比較熟悉。

法務部將律師證書的資訊放上區塊鏈,等同於將原本鎖在法務部資料庫內的資訊公開給外界使用。怎麼使用呢?求職平台可以將證書驗證功能內建在平台上,當求職者在平台上填寫證書資訊例如姓名、證書字號,平台就會自動將資訊換算成雜湊值,並到區塊鏈上比對法務部是否曾經在區塊鏈上記載相同的雜湊值。如果有,就代表法務部確實曾經核發證書給這個姓名、證書字號。

其實「自動化」不是難事,只是以前靠的是法務部開放應用程式接口(API)。這就像是求職平台憑著求職者輸入的資料,主動打專線電話到法務部詢問資訊真偽一樣。API 讓求職平台不用聘用一個專員天天打電話到法務部查核資料,法務部也不需要派一個專員接電話,求職平台可以直接進到法務部資料庫內查詢特定資料。節省人力固然是好事,但在這個情境下,協作的規模和複雜度還有待加強。

這就是第二部分要討論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

假設在一間教室裡面,老師規定所有同學若要彼此說話,一律都得先跟老師講,再由老師轉傳給另一位同學,禁止同學之間直接溝通。這就是中心化傳遞,而老師就扮演中心化機構的角色。可想而知,老師不僅可能過濾一些極端言論(例如自動忽略髒話),老師的表達能力和主觀立場也侷限了全班同學的多元討論氛圍。相對於同學之間可以直接聊天,不需要凡事經過老師的去中心化協作,中心化會大幅限制生態的蓬勃發展。

法務部將律師證書資儲存在自家資料庫內,所有要查詢證書資料的人都要向法務部查詢,就是上述的中心…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區塊勢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區塊勢
Publisher Privacy ∙ Publisher Terms
Substack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